人生在世,認識到并接受別人與自己的不同,并且接受親人與自己的差距,是我們能否跟這個世界和諧相處的關鍵。
1
前天有一位簡書上的朋友跟我發簡信,聊關于跟父母無法溝通的問題。她受到良好的大學教育,自然對父母的思想觀念有很多看不慣的地方。于是她想改變父母,但父母好像并不買賬。于是她感到很焦慮,為母親只有四十多歲,卻已經落后于時代而感到憂慮。
我跟她講,她唯一能改變的就是自己。做好自己的事,不要老是琢磨父母。
年輕,讀了更多書,見了更好的世界。一轉身就發現自己出生的那個家有那么多閉塞落后的地方,心里著急,想從觀念上指導父母。于是說教,于是呼吁,于是心焦。
然而,沒用,父母依然固我。因為他們理解不了你嘴里的新觀念,新思潮。他們關注養生抗癌不靠譜文章,轉發謠言小道消息。而且轉給你,要你注意。
為人兒女的,努力讓自己優秀,讓自己的父母過上好日子,就是善待父母。一個人只可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影響他們,而不是賦予自己以改造他人的義務,哪怕那個人是你的父母。
一代更比一代強,這已經是一個家族的進步。有時候你很難說,我已經是高才生,那么我的父母也必須跟我的思想同步,這個很難辦到。
隨著兒女的強大,父母的衰老,權利發生轉移。兒時父母高大的形象開始坍塌,這時候,父母越來越處于弱勢,兒女越來越處于強勢。兒時聽父母,也漸漸地變成了一切聽孩子的,孩子說的都對。做父母的眼看的兒女的強大,這是一種欣慰。但做兒女的千萬不要事事去糾正去改變父母,你的好心可能只會令父母感到無所適從,他們更不敢說了,不會表達了。
你想如果我們小時候父母也這樣對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他們都告訴我們,“你錯了,你想的不對,你應該這樣辦。” 那我們早就廢了,根本不可能長大成才。父母不曾挑剔兒時的我們。現在他們老了,落后了,做兒女的又哪里能啥都看不慣呢?
讓父母活的更自信更敞亮,在他們的世界里更滋潤,最好。
除非他們信服的東西會傷害他們的健康,否則像一些“轉基因危害”文,“吃紅薯枸杞抗癌”文,這類的隨他們信去,用不著辯解生氣。
2
前些日子跟朋友薄荷聊天。她的母親很強勢,娘家的老親戚家的表弟們生孩子,非要薄荷的先生和孩子一起去。為此薄荷很苦惱。
母親娘家的遠親們平時并無來往,以后也不可能來往,到她這一輩已經沒有走動的必要了。薄荷是個很有分寸的人,不喜歡被母親綁架孩子和先生強迫去走親。但母親說不通啊!鬧了,非得去不可。
就因為強勢的老媽,薄荷學了心理學,而且現在已經念到碩士學位。但心理學改變不了老媽的強勢性格。因為重新構筑一個人,真的太難了。她固守的一切價值觀,她的面子,她的自我,這一切組成了她。她拼命也要堅守。
薄荷說,有些東西是心理學也改變不了的。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相。任何的改變必須發自自我的內心,否則外力的強迫改變只會更鞏固她那個執念。
面對這種局面怎么辦? 無關大的原則,就只能接受。你接受了,風平浪靜;你反抗了,家宅不寧。老人上年紀了,何必刺激她呢?
3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英國圣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著這樣的一段話——
“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任何局限,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漸漸成熟明智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可能改變的,于是我將眼光放得短淺了一些,那就只改變我的國家吧!
但是我的國家似乎也是不能改變的。
當我到了遲暮之年,抱著最后一絲努力的希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庭,我親近的人,但是,唉!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
現在在我臨終之時,我才突然意識到:如果起初我只改變自己,接著我就可以依此改變我的家人。
在他們的激發和鼓勵下,我可能就能改善我的國家,接下來,誰又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越早發現這個事實,越早能夠活的明白通達。把你關注親人愛人的目光收回來。你有時間看到別人眼里的梁木,不如靜下心來成長自己。就像我的朋友薄荷一樣一口氣已經念到了心理學碩士,而且寫的一手錦繡文章,活的明白又通達。
有時候我們過份夸大了語言的力量。于是去解釋,去辯論,去改變,多么想活在一個正確的世界。
然而哪里又有絕對的正確呢?這個世界并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世界。它有太多的中間地帶,這就需要妥協,需要容納。等你一步步強大起來,你會發現你的自由越來越多。你原來在意的,看不慣東西慢慢在減少。
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只是你的心境已經不同,你看東西的角度更多元,你的境界更高遠。迷惑不再是迷惑,憤怒不再是憤怒,因為你能掌控自己,你更加自由,你的心再不會被束縛。
3
我有幾位同學都是做生意的,有一點很有趣,他們都喜歡廚藝。在外面忙了一天,回家洗凈沾滿塵埃的雙手,為家人美美做一頓早餐或晚餐,很幸福的感覺。不用任何多余的語言,在家里等待著的妻兒,滿心的歡喜。
這就是會生活。
平常人的生活哪里有那么多轟轟烈烈。都是一些小細節構成了婚姻的日常。有時候語言往往是乏力的。行動卻是最好的語言。
生活久了,年歲大了,身上的棱角會越來越趨向圓滑。真正不兼容的兩個人早就分道揚鑣,留下來的都已經學會了妥協,學會了包容,學會了善待身邊的人。
4
就是與朋友相交也是一樣,哪里尋找那么多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朋友? 管鮑之交千古也就出了一對。你所看不慣的朋友看不慣的世界,別忘了,你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如果說朋友不對,周圍的人不對,那么你怎么就會正確呢?
正人先正己。如果是因為自己的水平問題讓自己處于一個自己不認同的環境,那么拼命向上學習改變自己才是正途,而不是寄希望于環境外人的改變。
在你渴望與人交心,四顧茫然之時,先沉下心修煉自己。當你自己是一塊閃閃發光的美玉,你的朋友也當不是凡俗之士了。
5
所以溝通不是問題,父母不是問題,愛人、朋友不是問題。
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
唯一重要的是與自己溝通的智慧,成就自己的智慧,讓自己更強大的智慧。
把自身的問題解決了,煩惱不再是煩惱,力量自會充斥在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