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時常想,是不是每個人在二十多歲的年紀里,都會有那么一段失去自我,迷茫彷徨的日子,那些日子會讓你意志消沉,精神萎靡,懷疑這個世界,懷疑自己的人生。
? 二十二歲那年,帶著那份有朝一日可以衣錦還鄉的美好愿望,踏上了去他鄉的路。二十四歲那年,一事無成,在最值得拼搏的年紀,莫名的想要安定,回到家鄉。故鄉還是那個故鄉,只是已經變了模樣,道路敞亮了,高樓林立了,鄉親們也都“容顏大變”了,年幼的長大了,年長的老去了,同齡的大部分都結婚生娃了,似乎所有的人和物都在變,我卻兜兜轉轉回到原點。
? 這一年,我二十四歲,回到家鄉。在離家近的城市找了份工作,沒過多久,由于身體“吃不消”夜班的煎熬,只好辭職。緊接著,找了第二份工作,又因為住房與單位距離問題,無疾而終。
? 一天,面試完工作,在回宿舍的路上,由于坐公交反了方向,導致深夜迷路在這個不太熟悉的城市。我是一個路癡,即使曾經去過很多陌生的城市,都沒有丟,就是因為我一般不晚出也不晚歸,只要天還亮著,我就有辦法找到方向。然而,現實卻是這樣,刺骨的冷風一陣陣向我襲來,內心的恐懼與無助隨著時間的推移有增無減,只好蹲在路邊哭泣。一陣難過之后,我拿起手機,開啟導航,那夜的手機導航并不準確,在試完第三條路線后,終于找到了回宿舍的路,到宿舍后,發了條朋友圈就倒頭大睡。第二天,父親打來電話,可能是看到了我昨夜的朋友圈,讓我回家找工作。或許是昨夜的恐懼并未消退,我答應了父親,回到我們小鎮。
? 在家一呆就是幾個月,雖然中途也找過工作,可是我們這個專業,沒有“內幕”,想進好一點的單位,就是妄想!父母對我是否能找到合適的工作似乎也都死心了,畢竟他們也無能為力。小鎮,人的嘴都比較碎,在家的那些日子,只要有人來我家串門,一看我在家,就會挑唆一下,讓我父母特沒面子,他們的話題,無非就是誰誰家的孩子在哪自己當老板,誰誰家的孩子年薪百萬。久而久之,父母似乎有些坐不住了,雖然他們并沒有對我有什么嫌棄之言,可是,我也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
? 我承認,我曾貪戀過那段呆在家里的日子,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吃到冒著熱氣的飯菜,可是,那段日子,我的人生也是最迷茫的。每個失眠的夜里,我都會胡思亂想,甚至懷疑自己活著的意義,還好,在冷眼看盡旁人對我的所有唾棄嘴臉后,我找到了讓自己奮起的動力,不是為了誰,只是為了把自己變得更好,讓未來的自己看得起如今的自己。
人啊!你不落魄一次,就不知道誰是真心對你好,可是,當一個人真的落魄一次,你會發覺,能讓自己依靠的只有你自己!親人們可以對你好,可是他們不能代替你去生活,去面對所有的一切,最終,你還是得自己站起來,微笑著面對這世間的是是非非。
一個朋友曾對我說,家,就是一個舒適區,容易讓一個人放下對自己的所有自控力;家,也是一個地雷區,再親的人也要有一定的距離感才好。沒錢的時候,你就該多出去走走,天上掉餡餅的事,還是少想想,想多了費腦!
如今,我已二十五歲,懷著對未來美好的希冀,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