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專業(yè)的緣故,第一次看到《絕代艷后》這部電影是在大學(xué)的課堂上,當(dāng)時的我完全被電影中美麗的凡賽爾宮和目不暇接的洛可可風(fēng)格服裝造型被驚呆了。看這種西方的歷史電影,我總是會有“這完全就是當(dāng)時真實的時代場景”這種感覺。而這部電影就是在真實的凡賽爾宮里進行拍攝,以細膩的拍攝手法再現(xiàn)了風(fēng)云驟變年前變革前夕的片刻寧靜,童話般的場景,奢靡的宮廷生活,演繹一個斷頭王后的迷失人生。
《絕代艷后》的時代背景雖然是法國大革命的前夜,但電影除了結(jié)尾有政治動蕩,百姓反抗,大部分都是在演繹奢靡的宮廷生活,從式樣繁多的折扇和鞋子,到紋飾繁復(fù)的宮廷墻壁,典型的洛可可風(fēng)格服裝造型,對于學(xué)習(xí)西方國家服裝史,《絕代艷后》就是一部典型的古典時尚電影。
來說說電影本身的故事,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法國著名的斷頭皇后瑪麗·安托瓦內(nèi)特,提起她的名字,大家都會自然想到一個成語“驕奢淫逸”,還有一系列在她身上的臟水包括王后著名的笑話:吃不起面包為什么不吃蛋糕呢?
可是這些是真實的嗎?我覺得不是,這只是那些愚昧的民眾、詭計多端的騙子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八卦群體的造謠,人們永遠對有有違尋常的刺激性話題感興趣,至于真相是什么,他們從來不會去了解,這讓我想起來韓劇《匹諾曹》里的一句話“村里的一條狗叫了,其他的狗也都叫了起來,那時的我并不知道,我不過是村里跟著叫的其中一只狗罷了”。
她是奧地利的公主,最受寵愛的小女兒,外表美麗,遠近聞名。這樣一個公主的未來就是嫁給法國的太子,成為太子妃,也是未來的法國王后,她和王子的這場婚禮真的是傾盡財富,路易十五給建起婚禮劇院的貴族制備了鑲有貴重寶石的朝服,華麗的馬車,通過灑滿鮮花的維也納大街,進入華麗的凡賽爾宮。瑪麗開始了王后的旅程。
初入婚姻,除了法國宮廷嚴苛繁復(fù)的禮節(jié)和貴族之間的陰謀讓瑪麗感到壓抑,更因為路易十六的生理缺陷沒能讓瑪麗懷孕,也因此得到不明真相的貴族們的指指點點,瑪麗心里特別難過,路易十六出于愧疚心理便努力滿足瑪麗的各種要求,任由她大肆玩樂,從此瑪麗就開始她一生中最奢靡的享樂時光,甚至帶動了整個宮廷社會的奢侈風(fēng)氣,王后的新衣服新發(fā)型總是時刻得到貴族們的注目。除了這些以外,她還賭博,賽馬,參加化妝舞會,甚至在深夜偷偷跑出宮。
說實話這里我也不喜歡這個女人,國家當(dāng)時處于動亂的狀態(tài),她居然還因為巴黎的暴動事件用暴動頭型來炫耀自己的時尚創(chuàng)意,一個沒概念的任性女人。
一夕之間,路易十五去世,路易十六和瑪麗登上寶座,過后不久路易十六根治了自己的生理缺陷,王后生下了一位公主,她不再留戀化裝舞會,搬進了凡爾賽宮內(nèi)的一個農(nóng)舍,瑪麗自己改造了那里的村莊,帶著女兒在陽光下照顧著一群雞鴨和滿地的花草。
但是一個項鏈事件讓這位王后激怒了民眾,秋天到來的時候,王后11個月大的女兒夭折,紅衣教主為了討好王后買價值連城的項鏈,引發(fā)了“項鏈事件”,人們其實知道王后一擲千金,但她的祖國奧地利是法國的宿敵,法國人在思想深處就不相信這個奧地利女人,致使王后被稱作“吞噬了大半個共和國的一頭兇猛的野獸”。終于平民暴動,把這個王后推上了斷頭臺。
實際上,在瑪麗王后上位之前,民眾對皇室的不滿就已經(jīng)累積到了一個可怕的高度,致使她在一個特殊時代被強行當(dāng)做了時代變遷的替罪羊,當(dāng)然她的很多做法是不對,卻也沒有到人們傳的謠言那樣,就像褒姒、妲己、楊貴妃等,我們當(dāng)然需要批判她們,但我們更要批判的是那個黑暗的社會,而他們的人生,他們的身不由己,我們不該挖苦諷刺。
在那樣一個民憤的環(huán)境里,國王和王后被砍頭,他們年僅十歲的兒子必須慘死,他們的女兒必須被丑惡的獄卒侮辱,這些民眾和禽獸有什么區(qū)別,他們又比皇室成員好到哪里去?而王后,到死都保留了王室的教養(yǎng)和尊嚴,僅憑這一點,你也應(yīng)該對她保留一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