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主題第一反應是,啊哦,我幾乎對于完成的事好少記錄,反而在過程中無比享受,不是那么結果導向,特別面對不是工作的事。
既然是要夸夸自己,那就來嘮嗑一下。
準備從今年訂立的三個目標管理說起:
1.攝影。
喜歡拍照這個事,我想應該很早開始,從小時候對相機無比好奇,但無奈家里的傻瓜相機只有在節日才會使用。膠卷沖洗的年代,按下快門無比慎重。
開始自我踐行攝影是從手機相機開始,家里現在還保留著一面照片墻,都是用手機拍下沖洗的作品。個人記憶深刻的是一次遠足活動,拍攝十歲左右的孩子們,參與十公里的活動。作為攝影擔當,不單單考驗自己能否完成十公里,可能更多里程,因為攝影師得一直來回走動。我會選擇在各種時機,行進中,中間歇息,出發時父母的叮囑溫情,終點老師們大聲表揚的笑顏,林林總總前后有近一千多張照片。可惜的事,當時第一次參與活動攝影,經驗不足,結束后直接把SD卡交給主辦方,而沒有留存。當下想得是他們可以直接選取后交還,省時間。面對后來拿回來的空卡,我真心氣憤但也無奈。
那次活動攝影之后,也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做好這件事。在隨后的這些年里,大大小小的活動,會積極參與,記錄那些瞬間。
2.閱讀
閱讀習慣應該是家人從小開始培養的,仔細想來。包括在最煩躁不安的中學,也常常躲在圖書館里,那時讀得最多的“閑書”應該是三毛,張小嫻的作品,四大名著里啃得最辛苦應該是紅樓夢,感覺到現在還時常想要翻一下再讀一次。
很難用“成就”來形容自己的閱讀興趣,對于讀書筆記,摘抄之類的習慣在慢慢養成。也許“堅持閱讀”這件事是值得稱道一番。有記憶以來,除了治療眼睛的那段時光,幾乎每一天都會空出時間閱讀,面對的題材也廣泛。
3.社群
接觸社群是在2016年左右,那時候Know yourself公眾號的心理課程會有社群學習。第一次接觸說,線上的學習小組可以那么好玩。不由自主對背后那一套運營模式所吸引,關注話術,操作模式,群內成員之間的互動等等。
社群運營里的高光時刻,是2017年跟著薇安老師,Angie老師那一段時間。5期演講訓練營,1期斜杠力,1期下班后訓練營。那段時間早起晚睡,會在琢磨交流如何運營,包括培訓團隊合作這些,也有很多思考。
那些時間給予了我很多東西,也幫助我之后在KY的志愿者團隊中,作為線上主題群的志愿者管理,有無數次深夜凌晨,還在討論群內事宜。志愿者培訓的SOP建立,實施,運行,這中間作為參與其中的一份子,現在回想還是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