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可預期,不可靠,以及它的變幻無窮,不乏罪惡,葷腥肉欲,正是人性魅力所在?!?-- 嚴歌苓《芳華》
在2017年的末尾,看了馮小剛導演的《芳華》,看后感覺很復雜而奇妙,陌生的是時代,而熟悉的是人性。
一方面是因為電影中的年代感和文工團距離現在的生活有點遙遠,所推崇的集體主義和現在的崇尚個性化有態度生活有些不同。
另一方面是由于電影是從一位旁觀者穗子的角度,去講述劉峰和小萍的人生經歷,總覺得過于輕描淡寫和瑣碎,人生的痛苦似乎就這么云淡風輕的過去了。
可是,人生的無奈與掙扎,困頓與不安,愛與思念,怎么會就這么輕易的度過呢?
由于是旁觀者的角度,因此對于劉峰遭遇摸胸事件后跌下活雷鋒神壇的內心深層次的活動卻無從探知,只能從后來他參戰一心求死中看出他依然是喜歡著林丁丁的。而再后來時代變革,他為生計四處辛苦奔波時,可曾有過一絲的后悔抑或是對人性的鄙夷,這就更沒有在電影中探討。
關于小萍得了精神病后是如何康復的,劉峰在她的康復中又曾給予過如何的幫助,電影中也沒有提及。在這匆匆的人生中,除了小萍對劉峰在文工團中的隱晦情愫,仿若劉峰人生過客的小萍,最終卻執著的陪伴著劉峰至人生最終,對于小萍的描繪,似乎總還覺得欠缺些什么。
“對我來說,我們的愛就是一切,你就是我生命的全部。對你來說,我只是一段插曲,這讓我怎么舒心得起來?” -- 毛姆《面紗》
看完電影后,會很唏噓劉峰作為好人,他的善良和勤勞并沒有給他帶來平順的人生,反而是過的無比辛苦和貧困。
除了有當時環境和群體的因素,難道劉峰自己就沒有值得反省的嗎?
為了愛情,他舍棄了進修提升自己的機會,他一廂情愿的以為只要陪伴等待在林丁丁的身旁,自己終究是會有機會的。
如果用時下常說的一句話來解讀劉峰的困境,那問題的本質就是他認知層面的偏差。
他活雷鋒老好人的稱號是如何得來的?靠著自我犧牲的奉獻和大包大攬出苦力的干活。這有意義嗎?
有,對團體組織,需要這樣的人??墒菍τ谒麄€人呢?從他遭遇被剔除文工團時,除了小萍,沒有其他人的關心與慰問來看,老好人的稱號除了禁錮住他不停的自我犧牲外,似乎意義甚微。
他的盲目善良使他只在一些非重要的事情上操勞忙碌著,從而導致個人荒廢了自己的立身之本,更沒有精益的專業技術,同時,缺乏對時代變革的靈敏感知,以及沒有自我提升的危機意識。
如果善良沒有智慧和能力的加持,盲目的善良只會成為被他人利用和欺負的把柄,最終在無盡的瑣碎與操勞中,毫無自我與尊嚴的度過人生。
人性是復雜而狡詐的,圣人是被拿來歌頌的,而不是生活的,所以,對于林丁丁那樣的世俗女生,是不會喜歡劉峰這樣的老好人。
當劉峰經歷摸胸事件跌落神壇時,曾經稱贊他活雷鋒的人轉頭就都集中火力唾棄他,鄙夷他。
這時,窺探到人性丑陋面的劉峰,是否曾有過后悔,抑或是憤世嫉俗的痛恨?
電影中在這里一晃而過,再看到劉峰就是戰場上負責任一心求死的隊長。從穗子的旁白中,可以得知劉峰此時對林丁丁仍然是念念不忘,那個害他跌落此處差點命都沒有的人,他還是無法憎恨她,只奢念希望她的記憶里永遠有個自己。
時代改革后,解散后文工團姐妹在海南聚會,無意中看到劉峰,此時的他因拿不出罰款而無法領取自己被押的賴以生存的破車。再次相遇的劉峰,看到林丁丁發福的照片,眼神依然是溫柔而平和。
他似乎對這個改變他命運的女人從來沒有怨恨,也似乎對這個對他施暴的社會也從來沒有記恨或抱怨,他的善良沒有改變過,他似乎平靜的接受命運的一切安排,或戲謔或痛苦或貧困。
除了善良,到底還有什么力量或精神支撐著他呢?
在電影中,我沒有看到這個答案。他的青春,他的愛情,他的回憶,最終都沉溺于他一個人的自我感動中。
當善良并不一定會帶來好的結果時,我們是否還需要做個善良的人?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要做善良的人,但我們更要做有智慧有底線的善良人。
“我從來都無法得知,人們是究竟為什么會愛上另一個人,我猜也許我們的心上都有一個缺口,它是個空洞,呼呼的往靈魂里灌著刺骨的寒風,所以我們急切的需要一個正好形狀的心來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陽一樣完美的正圓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許卻恰恰是個歪歪扭扭的鋸齒形,所以你填不了。” -- 毛姆《面紗》
電影最終還是在兜兜轉轉中,給了劉峰一個看似完滿的結局。在他曾經善良的行為所結出的善果中,不經意間收得了小萍的真心。
關于小萍對劉峰的情愫,我覺得嚴歌苓的描述很準確,“不被善待的人更能察覺出人的善意,在困境里糾葛的感情更為長久”。
雖然最終劉峰和小萍在一起相伴,一個身體創傷一個精神層受過創傷,但在穗子的描述中,說他們倆看起來總是那么平和。
好的愛情,除了陪伴與理解,應該就是彼此能填補對方靈魂上的缺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