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2顆星
? ? (美)亞德里安.斯萊沃斯基 大衛.莫里森 鮑勃.安德爾曼? 吳春雷 譯
? ? ? ? 為什么只給2顆星,因為真的讀不下去,整整拖拉了3周才完成,每次打開讀一兩頁就想放棄,如果一本書不能吸引讀者,那便沒有意義。
? ? ? ? 內容非常簡單,以產品為中心、追求市場占有率的模式已經過時,現在需要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設計才能發現利潤區。然后例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比如通用電氣、斯沃琪、可口可樂、嘉信理財、英特爾、迪士尼、美國熱電、ABB、微軟等。
作者提出的詬病
1市場占有率的極度追求可能正是導致無利潤區的最主要原因。
2、當企業一再擴張自己的設計,其服務的客戶范圍超越設計初衷時,企業會被迫降價或者將其業務范圍擴展到自身不具有優勢的領域。
? ? ? 讓我想起某些大型企業,仍舊以市場份額、增長率作為主要考核對象。產品功能大而全、放棄了精而專,不惜犧牲利潤,甚至虧本。可笑的市場占有率,將龐大的身軀一點點拖垮。何時才能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向真正賺錢的方向努力,值得社會和行業頂端設計人員反思。
作者提出的有價值觀點
1、從產品為中心轉移到以客戶為中心。(這觀點真的很普及了,奈何說到做不到!)
2、企業每5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必須調整企業設計進行創新。
3、洞察客戶偏好,可以獲得溢價。
4、不管了解客戶需求,還要掌握上下游,成為客戶業務的專家,在產品設計環節就介入。
為什么以客戶為中心難?
1、管理層、資深管理層以產品為中心的思想固化。
2、企業初創階段,往往以客戶為中心;成功后,重心轉移到自身,內部事務繁瑣。
要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偏好,我們就不能只坐在辦公室里。直白到一針見血,可是大多數大企業管理者的時間都消耗在無休止的開會、開會、開會中。
企業設計具體模式:
1、客戶開發模式/客戶解決方案模式:通用電氣、美登通信。
2、產品金字塔模式:斯沃琪。
3、多單位系統模式:可口可樂。
4、配電盤模式:嘉信理財。
5、速度模式:英特爾。
6、賣座大片模式:迪斯尼。
7、利潤乘數模式:迪斯尼。
8、創業者模式:美國熱電公司。
9、專業化模式:ABB。
10、基礎產品模式:微軟。
11、行業標準模式:微軟。
很多成功企業都是以上幾種模式的疊加組合。
本書主要是給創業者、企業高層管理者看的,離我的工作比較遙遠。且看過吧!
薇笑暖馨
2019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