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讀只是個人暫時的淺見。
【解讀】
1、生命是從出生到滅亡的過程。但這個過程差別很大,有的長壽,有的早折,還有的經歷死亡的危機。為什么會有這些差別呢?老子給出的答案是求生的欲望很強。
2、這段描寫對養生也有個指導作用,善于養生的人,最厲害的就是他們是一種不管怎么樣都處在無死地的狀態。那怎么樣才能無死地呢?我想還是一個對道的理解,見微知著。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譯文】
人由出世而生,至入地而死。長壽的人,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些,卻意外地走向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這是為什么呢?是由于人們過分追求奉養生命的物質享受了。
聽說,善于養護自己生命的人,在陸上行走不必躲避犀牛和老虎,在戰斗中不會為兵器所傷。犀牛在他身上無處下角,老虎在他身上無處下爪,兵刃在他身上無處刺入。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沒有致命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