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職場的工作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說自己不夠圓滑,又要吃虧了。
何謂之圓滑?
一般的解釋是,圓滑形容為人處世各方面都做得很周到。這是一種處世哲學,并非人人皆可悟其精義,因為這不但需要極高相當的閱歷與較高的智慧,而且要容忍是非之心,善和稀泥之技。武則天的大周朝宰相蘇味道有一句名言,深入淺出地道出了其中奧妙:“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
在我們的國度里,曾幾何時,圓滑是一個貶義詞,人們經常罵別人:“你不要太圓滑了!”意思是要你必須堅持原則,就是餓死了也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原則做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
甚至有人認為,中國的事情, 就壞事在幾千年來的文化傳承中,潛移默化之下,人人都變得圓滑起來,變得毫無原則起來。
從上面的說法中可以看出,人們對圓滑誤解頗多,不知道圓滑其實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強硬,內心的強硬,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是一種山崩于前仍能泰然處之的鎮定。
到過山溪河邊的人都看到,河溪邊上有一望無際的鵝卵石,脫下鞋子踩在上面,會發現鵝卵石都是非常光滑,沒有任何刺腳的棱角。因為任何帶刺的棱角都已在洪水泛濫沖來的時候,被滾動沖刷磨平了。
人們或贊嘆鵝卵石的光亮圓滑,或對此不屑一顧。
殊不知,鵝卵石要成為鵝卵石,人們都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和硬度,否則鵝卵石就不是鵝卵石了,早就在億萬年的洪水強大沖擊下,變成了人類肉眼看不見的塵埃,湮滅在大自然的時空之中了。
同樣,在人世間,每一個圓滑者,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堅持著自己的處世原則,早就被強大的俗世洪流碾壓淹沒成微不足道的塵土了。
筆者白王認為,圓滑沒什么不好,每一個職場者,都應該學一學圓滑之道,才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將團隊的事情做得更好。
有些人心里不免嘀咕起來,圓滑就是將自己的事情,以一種明哲保身的態度做好便罷了,而不把團隊的事情做壞就不錯了,怎么能將團隊的事情做好?
在現代社會,所有人都見過汽車、火車、飛機等機器,這些先進復雜的機器,是由龐大數量的器零部件組成,零部件中哪一個不是經過車床、銑床、鏜床、磨床等機器打磨得圓滑光溜溜的,幾乎沒有一個零件有任何一點砂粒般細小的棱角凹凸之處,這樣才能和所有零件緊緊咬合在一起,還要在零件之間的縫隙中灌注無數潤滑油作為潤滑,才能組成一個強大的機器,產生偉大雄壯的力量。
龐大機器中的零部件圓滑異常,這是機器運行所必須的,如果零部件不圓滑了,這機器才會損壞完蛋。
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只是一個零部件而已,每個零部件都需要圓滑無隙,必須有縫隙并且運動的地方一定要加注潤滑油作為潤滑,才能運作起來,否則會磨壞機器的。熟悉汽車修理的人都知道,所謂的拉缸,就是汽車發動機活塞與鋼筒拉磨損了,這個時候,發動機內的零件再也不圓滑了,那也意味著這汽車最重要的發動機完蛋了。
全能類型的單打獨斗的英雄有棱有角,動輒刺傷別人,不能協同作戰,已經不適合我們的這個時代。
因此,作為一個團隊,也必須要所有人都要圓滑互相緊密配合在一起,才能產生戰斗力,而根本不需要有棱有角的獨行俠。
作為個人的生存需要,需要圓滑,作為一個團隊發展壯大的需要,也需要團隊成員的圓滑!
人要成功,必須圓滑!
團隊要成功,也必須制定規則,使得內部所有人都能象一個個圓滑的零部件緊密地吻合在一起展開工作,團隊并在必要的縫隙薄弱地方灌注潤滑油,使得零部件之間的損耗減少到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