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時間:9月27日
訪談地點:南昌雷鬼刺青工作室
嘉賓介紹:
拾叁,26歲,南昌雷鬼刺青創始人。
當生活心懷歹毒地將一切都搞成了黑色幽默,我便順水推舟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流氓。從未巧取豪奪,魚肉鄉里,干過什么傷天害理之事。只是熱愛生活,愛自由,愛折騰,愛吐槽,愛撒嬌,更愛麻辣燙.......本著活著就得折騰的原則,就得這么作,NO ZUO NO DIE !
自評:一個十足的偽文藝青年,不是糞青,更似流氓。我們通過處心積慮地改善人們的刺青品質和傳播能讓顧客正確了解刺青甚至熱愛刺青文化的目的來經營著我們的工作室,自始至終都坦然追尋著內心深處炙熱的夢想,如果還有明天,我們依舊是那個不恥于談理想,喜歡折騰和改變的文藝青年。讓我們繼續將故事在皮上講述,定制屬于你的疼痛時光。
采訪者:蔡真 魏佳藝 ? 排版:魏佳藝
S:拾叁? Z:蔡真 ?W:魏佳藝
Z:為什么叫雷鬼刺青呢?因為喜歡雷鬼音樂么?
S:“雷鬼”的名字是因為對Bob Marley 的崇尚,與對自由的熱愛和向往。加上我姓雷,就順水推舟就注冊了雷鬼這個品牌。
Z:怎么從事這行的?
S:我是九零年的,26了。2012年紋的第一個紋身,五六月份。紋完去拿的畢業證。是在成都一家還挺有名的店紋的,自己在網上問然后網友推薦的這里。現在來說有點黑同行哈,但是那會兒確實感覺南昌的紋身環境不行,衛生標準什么的。那時候我問紋個巴掌心大的圖案多少錢。他們說是按小時算的。我就犯嘀咕,萬一他們拖延時間咋辦呢?現在我的顧客也有這樣的顧慮:明明一個小時完的東西,你為什么要兩三個小時。這有門道在里面:拖延時間會導致皮損。而且我現在身體也吃不消了,所以工作肯定是盡早做完的。
Z:您當時紋的是個什么?
S:在這兒……是個圖騰。我就是喜歡紋身,以及圖騰文化。而且我所接收到的紋身都是圖騰,所以我那時自以為紋身只有圖騰這一種形式。我的這個,它是個孫悟空。這個屬于部落圖騰——圖騰也分多種風格。每個人心中都有個孫悟空,兒時的夢想,現在的狀況。可能過幾年還會去紋一個更好的孫悟空。
那會兒我在學校都已經簽了工作了,沒什么工作壓力。像我這種人,生性懶散慣了,不愿意上班。上班之后,想象我三十歲四十歲大概是什么樣子。那我就想做個什么東西呢?開始沒往紋身方面想,,去干了美發、化妝、工地搬過磚——真的搬磚哈,然后工地上出了事兒,住了幾個月院。康復后在家呆了半年到一年,這個時間點很重要,我學了畫畫。想著做紋身嘛,一小時幾百,一個月搞個幾千塊錢,還不錯。
Z:自學畫畫兒?
S:上的那種高考藝考班。但是我一個禮拜只去一兩天,不是很有時間。大概待了半年左右,循序漸進。后來快過年,一四年初的時候,找我師傅學藝,主要是他干的活兒很(厲害),我也特別崇拜他。然后就干了紋身了。只不過真正干了紋身之后發現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掙錢(笑)。
Z:據說日本的紋身師傅教徒弟是很封閉的,教五年才讓出師,還要幫師傅干一年活兒。拜傅先生的時候有沒有類似的行規?
S:這屬于早期的規矩吧。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一個電影叫?百鳥朝鳳?,中國早期學工匠木匠水泥匠也好啊,都是這樣。但是現在怎么可能呢?我都不知道我是我師父的第幾個徒弟,他徒弟太多了。以至于到今天有紋身學校出現,幾個紋身師湊一起劃出一塊地為想學的人傳授技藝,也不存在封閉的問題。
Z:咱們這個雷鬼刺青在南昌紋身行業里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呢?
S:不知道,不關心,不在乎。就是這樣。我只在乎有沒有把紋身干好。當然我也知道自己現在是小學生水平,還需要改進很多地方。只要對得起學的這門手藝和顧客就行了。
Z:大概接待了多少客人了開業至今?
S:一千多吧,記不清。
紋的時間最長的是一個滿背孫悟空,花了五天。有人說紋身有一個“扛不扛得起”這個問題,龍不能紋,關公不能紋之類。我個人認為喜歡紋什么就紋,這是紋身最大的意義。
Z:洗紋身比紋一個更復雜?
S:對,有的滿背要洗一年。隔兩三個月洗一次,把它變淡。對皮膚是有傷害的。不洗直接覆蓋的要求也很多,對紋身師傅技術的考驗很大。
Z:有沒有客人提出過古怪的紋身請求?
S:我想想,有個小伙兒要我給他在臉上紋個字兒,像我愛羅。這種方式像歐美的old school,或者老派的偏嬉皮士風格。
Z:有招徒弟嗎?
S:一直都有招,像這倆都算是徒弟(指了工作室兩個年輕人)。只不過我現在找徒弟會比原來挑。看緣分吧。前幾天我每天忙每天帶徒弟,有人上門要拜師,我沒精力就拒絕了。
Z:南昌算是個新興市場吧,有那種教了徒弟餓死師傅的擔憂嗎?
S:(正色,大聲)不會,就像我師父教我,也是毫無保留。只有無能的師父才怕徒弟搶飯碗。而且紋身無非割線和打霧,誰都會啊。無非就是熟練程度。
W:我想問顧客來找您是帶著自己設計好的圖案還是在您這兒挑?
S:都有。找我設計的不少。
W:如果不能深入了解對方的喜好、需求,如何設計出合適的圖案?
S:事情沒有那么復雜。我會畫一次,讓他提意見,然后改一次。比如一條魚,朝上還是朝下,配飾是氣流還是水花,無非就是這樣。你所說的可能更多存在于紋家人之類的。
W:您這墻上掛的是?
S:儺面具,江西的儺文化。面具是為了辟邪嘛,給人力量感。跟紋身是很像的。這上面那個的是藏傳佛教的護法。
W:您接觸和喜歡的更多還是中國古典文化?
S:我喜歡兩個東西:歐美的和傳統的:前者我喜歡OldSchool和NewSchool;傳統的中式日式我都歸為傳統。OldSchool和NewSchool區別:前者最初來源于水手,所以題材上常見船,錨、沙灘之類。風格特征就是粗線條,大黑霧,顏色濃。后者粗細線條都有,風格種類更多了,顏色鮮艷,更有立體感。
W:從一個學徒到紋身師大概需要多久?什么時候判斷出他(她)可以為客人出第一件作品?
S:我自己的第一個作品是在朋友身上試的——一定是你最親近,最相信你的人。什么時候才覺得自己成熟了?我現在也覺得自己不成熟,那我是不是不能干了呢?
Z:父母有阻止你的第一個紋身嗎?你自己擔心過紋身影響用人單位的判斷嗎?
S:沒有,父母這方面很開放。用人單位的話我從未擔心過,單位可以一家家換,紋身是要跟到死。不洗掉的前提下。
Z:作為紋身師有義務告誡顧客這個陪伴一生的東西,選擇要慎重嗎?
S:我覺得是有,應該是這樣。我每年要推掉很多顧客。我這店現在開的第三年,不算很掙錢,南昌比我掙錢的紋身店很多很多。第一年活兒少的時候七百塊錢,房租都交不起,那時候我都挑活兒。我現在不缺活兒,我更會挑。作為一個紋身師,你說有沒有「義務」,我認為是有的。畢竟你比顧客懂啊,假如有人說虎口紋一個蝎子,我就不會給他紋,這個東西容易暈色,說白一點——太鄉村了。業內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是手腕以下不會去做,反正我這兒不做。但我做過,你問我后悔嗎?后悔,太后悔了。她不后悔我后悔。十八歲以下也不會做。
行內人可以不在乎別人眼光,有色眼鏡無色眼鏡或是墨鏡看我,我都ok啊。但我們得考慮顧客在中國——紋身不被正確看待的地方——所受到的偏見。不給紋顧客有時候還會罵人,罵的還很難聽,反正也聽慣了。沒掙他的錢他要罵我,掙了錢的反而謝我。他去別的地方紋我也管不了。
我一直以來都固執地以我個人審美,告訴顧客:如果做在大臂外側,應該做多大,擺放角度怎么調整,他們不聽就按他們的意思來。
古要求的顧客我想起來了,有的顧客要求紋一個「天眼」。二郎神一樣。我見過,但我沒給他紋。也沒有多高尚,不是圣人也不是耶穌。只是這個活兒我不愿意干,僅此而已。
Z:紋一些很「褻瀆」的東西你介意嗎?色情,淫穢,宗教啥的。
S:不會。紋身這東西很個人的,我也沒什么宗教信仰。本來就是喜歡就好。什么叫「淫穢」呢?島國動作片兒那樣的?我一定會紋,而且我還比較喜歡。這個不存在褻瀆吧。雖然我很有脾氣,但我會跟顧客說,不要怕對我說錯話如何如何,你們用錢砸死我就行(笑)。我一直覺得我只是顧客行使權力的工具而已,就像找到合適的筷子吃飯,無非是這樣。
Z:對于紋身潮流的變遷,比如每年流行什么圖案你有什么大致的感覺嗎?
S:那倒沒有。以前沒有紋身機,用的是手針,現在是大師才玩兒的,用墨水扎點,這屬于工具方面的進步。我一定不會告訴顧客什么很流行,一旦談流行,就一定會過時。這是要跟一輩子的東西。只不過以前只有圖騰,現在有了傳統,傳統分新傳統,老傳統,日式傳統,還有日式跟Newschool的結合等等。現在干紋身的越來越多,一是門檻低,解決了一些學藝術的人的就業問題。而他本身學的藝術風格不同也造成了現在紋身風格的多種多樣。
Z:紋后背的會有戴大金鏈子的大哥之類嗎(笑)?(我自認為是一個蠢問題,向所有人道歉。)
S:不是啊,沒有黑社會啊。你這樣說可能就是有些偏見了。做滿背的人都是些熱愛紋身的人,各種各樣的,銀行的,公務員等等。因為工作需求他不方便把這些展現在外邊。好一點的,做個滿背五六萬,貴的有三十萬的。聽說中國最貴的滿背一百萬。
Z:你師傅這么多徒弟,做出來的作品可不可以看出一些共同點?
S:可以。
Z:有想追求改變和創新嗎?
S:沒有刻意。我一直在臨摹,從未有超越——不是被超越。我是不斷要求自己努力,做得更好更好。但我做的事情還是臨摹。現在有一點點變化,加入一些自己的改動——紋身最有意思的地方。龍怎么盤,顧客沒要求,你就想怎么轉就怎么轉,這個很有樂趣。
Z:回頭客多嗎?
S:大部分是回頭客吧。紋身紋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W:都說紋身會上癮。
S:會上癮。就跟你男孩子買了一輛法拉利之后會買蘭博基尼買更多的車,女孩買了愛馬仕之后肯定不夠,一個意思。紋身之后,就不會局限于僅僅擁有一個紋身。顧客大的有四十多的,最多的人群是二三十左右,他們老了之后還會紋的。現在紋身越來越被接受。我到七十歲依然接受,現在的學生老了之后還會接受。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給你帶來一點經濟收入。只不過我現在感到沒我想象的發財,但也餓不死,就是個手藝人,僅此而已。
(完)
采訪結束之后,拾叁說:「快別您您的啦,看得起我就叫一聲拾叁哥吧!」?
而時隔兩月,在我們編輯稿件與之溝通的時候,拾叁哥發來了自己對于紋身的態度:
在我們看來,刺青是一種文化,亦是一種信仰。刺青不是沖動的產物,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是用來美化外虛的時尚,更不是為逃避和自殘的行為。對我們而言,刺青是時光隧道中你給自己留下的路標,是愛的一種直接表現方式,是關于信仰的一種寄托,是堅持無悔的一種承諾。是你選擇了刺青,還是刺青選擇了你?如果你沒有強烈的欲求,那恐怕刺青不適合做你的終生伴侶。我們做刺青,也做自己,充實內在,也遵從內心,外界的隨波逐流不是我們的態度,敢做你不敢想的,雷鬼從不失約!
店址: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萬達廣場A6-1716號
拾叁微信:micsen(非預約勿擾,預約請說明主題和身體部位以及想要的大小尺寸,還有特殊要求,請簡單明了痛快直接)
新浪微博:@雷鬼刺青
后記:
我是南昌知行空間青年群像欄目前七期的采訪者之一蔡真。最初是今年四月莫靜老師提出這個構想,我倆一拍即合,開始四處搜羅嘉賓,而我從開始的不知道做什么到現在似乎還有些有趣的人來不及訪問,中間也成長了很多,對于采訪的學問和細微之處,有了切身學習體會。
在此感謝所有給過青年群像幫助的師長摯友,配合采訪或者閑扯的每一位嘉賓,以及關心群像的每一個你。莫靜老師去了南方金融圈討生活,我在大四的尾聲形同水火,此篇之后群像的接力棒將傳遞給知行后來人了,在此間看落下的夕陽,我有一句囑托還望各位看官牢記:
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vegetablereal ?(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