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許多人小時候都聽過這么一句忠告: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要借東西給陌生人......
陌生人對于我們而言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每個與陌生人接觸的人都在下意識的保護自己吧,害怕與陌生人的相處給自己帶來傷害。我們習慣抗拒,我們害怕傷害。
對陌生人提防與否取決于你的出廠原始設定,我喜歡先把人設定成好人,再從中甄別壞人,有些人則反之。但所謂的甄別方式其實就是被坑一次。我相信以誠相待,也相信倒霉認栽。
1
還記得年幼的你嗎?那時候的你相信世間所有的人與事,你相信公主一定是和王子在一起的,你相信真的有圣誕老人存在,你相信童話故事里所有的美好。
小時候的我們什么也不懂,我們只有一顆天真的慈悲心。我們只知道他需要幫助,而我正好可以幫助他。
曾幾何時我們在對人處事上開始有了防衛,是從大人撒下的第一個謊開始,還是從身邊人被傷害的案例開始。
或許是新聞中的的負面消息使我們逐漸砌起一道道城墻,又或許是生活中的經驗讓我們不再敢隨意相信人。
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是信任同時我們也變得越來越不相信人;我們知道人要有顆慈悲心同時也被教訓同情心別泛濫。我們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同時也被教導防人之心不可無。
2
小A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有次與他在等公交,一名聾啞人過來給我們看傳單并比劃著什么捐贈的,具體什么的已經不太清楚,只是清晰的記得我沒來得及說句話小A便把20元塞進對方的手里。
過后我問他不怕遇到的是騙子嗎,他笑笑說當時沒想那么多,我們比他們幸運不是嗎?
就是這樣一個無條件相信他人的人也終被一個自詡為某某知名大學的大學生騙了。
起因是此大學生借口與導師走散,身上所有的物件都放在導師隨身攜帶的包上。請求小A借下手機聯系走散的導師,小A依舊是按照以前的作風毫不猶豫的將手機遞給了對方。
而后大學生又借口可否過后先借一陣,放學到時候送到學校門口還給他。小A眼看上課時間就快到了便應允了他。
結果可想而知,校門口小A焦急的身影始終等不到那個大學生。過后小A也并不知為什么當時會答應他,小A也理所當然的被身邊的人訓斥不該那么容易相信人。
不知道此事過后的小A是否還會選擇無條件相信他人。至少不會再像最開始那樣了吧,至少懂的了吃一塹長一智。
3
人之初,性本善。我們都善良,只是現實為我們的善良加了一層甚至幾層防衛。我們都曾選擇相信,只是經驗讓我們不再選擇無條件的相信。
記得初中時的我與同伴相約時間一起上學,在相約的地點一直等不到同伴的身影,作為初中生的我沒有手機沒有手表。便向旁邊站著的一位玩弄著手機的阿姨問時間,阿姨看了看我甚至不愿與我交流搖了搖頭便走離了我身邊。
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或許你是去問路得不到回應,又或許你是被問路卻轉身離開的那位。
總有人消費著人們的善良,倘若當善良被消費殆盡的時候。對路邊呼救的小孩置之不理,摔倒的老人沒有人理會,路途上遇到所有都是冷漠的陌生人。想想這樣的社會多可怕。
我們都專注于自己的傷口,忘了握住別人伸出的手。想牽手,要先松開拳頭,讓陌生人不再陌生,不要給所有的陌生人貼上壞人的標簽。
我們都想生活在一個大同社會中,不妨讓生活少些套路,多點真誠。
用一句俗套點的話說則是只要人人付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你要去相信,相信人,相信美好。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的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我是玥先森,您的喜歡與關注對我是莫大的鼓勵,希望可以在評論里留下您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