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一位朋友聊天,我說自己不愁沒有寫作素材,我有豐富的生活閱歷,又持續大量閱讀6年以上。
我們聊到我以前做早餐的時候,每天三四點起床,整個大地還是沉睡的。每天圍著個圍群,臉上糊著面粉,每到冬天我的兩個臉頰都是紫色的,兩個手背腫得像發粑,用手指按下就有個窩窩。
我還記得2010年某天開張,我一天收到200塊錢的假貝,當時包子賣一塊錢三個,心痛了好多天。這些后來我都寫在QQ空間動態里。
曾經做個體戶時為了辦營業執照四處求人,那么點小生意,辦個執照,居然花了大幾千。工商部門,城管局,收保護費的黑社會,還得和房東搞好關系,不然他看你生意好點,第二年房租漲價。做小生意的真是屬于社會弱勢群體。
有一年,我們在溫州做生意,因為那里屬于三不管地帶,每個月都會有人來收保護費,每一家做生意的乖乖地掏錢。
每天早上幾部出租車帶過來一群小偷,光明正大的拿著個鉗子跟在上班族后面偷錢,我們這些開店的又不敢說,我遞給對方包子時,會故意移一個位置,好讓對方動一下。
那時候經常路口有抽獎的,都是坑那些上班族,只要他們好奇圍上去總會被騙,如果有人發現不對勁喊騙子,他們一群人就圍攻,每個路口都有他們的同伙。真是好奇心害死貓。
2008年, 2009年,我們在溫州鹿城區黎明工業園門口的一排鐵皮活動板房做早餐,夏天如同火爐,個體戶都是常年無休。
我的隔壁是江西賣麻辣燙的85后人;另一邊是煮面條的安徽阜陽老鄉。有開電話亭的浙江麗水人,還有賣奶茶的,千層餅店等等。
那幾年,在工業區里面經??吹接腥四玫对诼飞献啡?,打群架,捅人事件。每家一年丟三部到五部自行車,那是正?,F象。小偷開車比開自家的還快。
我家娃奶奶一對5.7克的黃金耳環,走在路口被人活活拽走,耳朵流血好多。開始她以為熟人開玩笑,一扭頭兩個年青小偷早已跑遠。
這些都是親眼所見,也是親身有經歷。后來都成了我筆下的寫作素材。生活真的比電視劇還精彩??!
2013年,我剛剛學會用手機上QQ空間的時候,特別開心激動。因為不用花錢買書了,可以看到這么多優秀的QQ空間日志文章,記得有位山東姐姐叫“云卷云舒”;另一個陜西的叫“倚窗聽雨”的中學語文老師,她們的空間日志圖文和音樂結合,文筆非常出眾,整個空間給人以美的享受。她們 QQ空間的訪問量都是達到數百萬,那時她們都已出書了。
我就是從云卷云舒的QQ空間里認識了吧啦,現在她已經是知名自媒體人,還有小寒,小隱,話梅等人他們在文化圈發展得都非常好。
他們的QQ空間都是對外開放,從空間里互動留言可以點擊對方名字,從一個空間可以進入到另外一個人的QQ空間,我就這樣認識了一大群文友,他們無形中也拓寬了我的思想認知,豐富了我的閱讀儲備。
如果我從2013年沒有關注過QQ空間,沒有認識這么多文友,對互聯網一無所知。
那么我在2016年寫作就不可能一年就能簽約兩個大平臺,還能上稿知名公眾號雜志報刊平臺。
我更不可能懂得從2016年就知道積累個人微信的重要性,現在我的微信好友已經3萬人左右。聚沙成塔,積腋成裘。沒有什么事是一蹴而就的。
為什么我有這個想法認知呢?因為我在QQ空間關注過的文友們,他們都是這樣做,不斷積累流量,全面對外開放,吸引同類人。同期和我一起寫作的人,他們微信對外都設置了。
2015年后,個人微信和微信公眾號流行的時候,他們又把二維碼貼在QQ空間,提醒大家加他們的個人微信,也就是把人氣倒流過去,這就是現在所說的私域流量,而我那時候就已經知道了這重要性,也看到別人是怎么在運營。
2013年那年春節假期,我用手機看嚴歌苓的小說,一個月流量費花了我180元。我還把作家六六的作品也全部看完了。
那幾年,店里下午不太忙的時候,我會用手機在看QQ空間的日志,他們提到某個名家和某部作品,我都會去舊書攤上淘來看看。
在關注那么多空間文友的過程中,我的思維就逐漸被打開。
記得我2015年在QQ空間發一條說說瀏覽量是400多人看,為了提高我的瀏覽量,我必須對外公開我的 QQ號,多和其他文友互動,才能增加我的空間流量。
可惜我那時不懂得注冊公眾號,手邊也沒有電腦。據說那個時候寫公眾號一個月哪怕只更新三篇文章,每月都上萬粉的增漲速度,主要還是人的環境思維認知有限。
我直到2016年6月才正式注冊公眾號。但是在玩空間的三年也是我寫作成長路上重要的積累和鋪墊。
那些空間文友寫的都傳統文學為主,內容比較有深度,詩詞功底都非常好,以至于2016年我發現簡書的時候,我發現整體文章質量比不上我空間文友們的文學水平。
我心想,大家寫這樣都在發,那我也能寫得出,手機就能發表,很適合我這個電腦盲。于是,我就開始躍躍試試,開啟了自媒體寫作,我微信公眾號也同步進行。
時光如水。從2013年到2021年底,我在這個行業有近10年的探索積累。目前我出版的獨立書籍《追夢路上,要靈魂發光》《人人都能學會的寫作變現指南》兩本。編著書籍《遇見夢想,遇見花開》,出版合集書4本。電子書5本,即將簽約有聲版權4本。
參與過兩部微電影《遇見齊作家》《我的貓神女友》前者我參與編著并主演,在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都能看到。
2020年9月,我曾受邀要去合肥某學校分享《閱讀與寫作》。2021年11月,我成為某上市公司的品牌營銷顧問。同時還是北京科技大學的創業導師。目前我的學員遍布全球18個國家,總數近3萬人。2020年,我成為安徽省作協會員,全省這么多年才小兩千人,而我是有幸是其中之一。
人生如夢,一切是偶然,又好像是必然。
現在我住放的一樓是個服裝加工廠,這棟樓的快遞都放在那廠門口,每天我買菜或拿快遞都會經過那里。
廠里大約有30多個工人,大家都在埋頭做服裝,后門有一間屋燙衣臺。這樣的工作環境,我待過七八年,而且是在我人生最美好的少年時光,青春時期。每每看到有人在踩平車(電動縫紉機)我都有一種很親切又很別樣的情愫。
2015年的上半年,我還在老家鎮上服裝廠里做了幾個月衣服,記得月工資是1500~2000之間。每天晚上10:30下班,早上7:30上班。
人在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圈子和認知,如果我現在和廠里面的人說網絡上的事情,網絡運營,私域流量等,他們可能如同聽天書般,會覺得是另一個世界的事。
曾看到過一句話:“互聯網對于普通人的意義,猶如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如同我前幾天寫到我的前同事通過做淘寶電商讓命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放眼望去,網絡的確改變了無數草根人士的命運。
任何時代的機遇,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抓住,如果一個人的認知沒有達到,思維被困住,行動力又不強,那一時根本轉不過來。
我個人是互聯網時代的受益者,否則大概率我會在工廠里面和樓下的他們一樣,每天埋頭干13個小時以上,一個月拿三千多元,發展上限的天花板在那里,隨著年齡增長,只會越來越少;要不,依然可能在做早餐生意,而這兩年因疫情影響,我的大部分老鄉都是勉強保本狀態;或者我在做一名營業員……
我能有現在的成長速度,最主要感恩的是運氣機遇以及自己的堅持努力,還有天生對文字的熱愛,少其中一樣都難。
我在《人人都能學會的寫作變現指南》書的后記里寫道,我最近這5年的思想認知,超過我人生前30年的總和。我知道自己不是最聰明的,也不是有天賦的人,但我可以選擇做最努力的那一個。
我的經歷給了我無窮無盡的素材。當年因為中考前的預選考試要交一筆費用,好像是180元,我為了節省這一筆錢,干脆就提前退學了。那時我做夢也不會想到將來自己會成為一名專業寫作者。
從學?;丶掖蛄藥讉€月零工,我和發小開始學縫紉,發小比我大一歲。我家買縫紉機的錢還是我媽找小姨借來的,那是我小姨的全部積蓄,而去母親去小姨家需要要大半天的時間,我們跨地區跨縣,隔得遠,兩年才會去一趟。母親在我們的村莊一元錢也借不到,弱勢家庭能又有什么辦法?
那時我年齡不夠辦不了身份證,也無法出去。當時一心想出遠門看外面的花花世界。等到學徒期結束找人帶到外面,也只能進一些私人的外貿加工廠,也可以叫血汗廠更準確。
每日每夜的地做17個小時以上,除了睡覺幾個小時都在做衣服,凌晨2點下班,但是大家都舍不得離開座位,按計較的算,互相間攀比,你不愿意走,我也不愿意走。
每天一直拖到三四點才下班。直到2004年,廠里才改為晚上12點下班,就在那年我的身體終于熬不住大量咯血,為治療肺結核,我休息了大半年,又花光了我的積蓄……
記得我奶奶以前經常說我:你是小姐生了丫鬟的命。夏天蚊子不咬別人好像就會咬你,身上都是苞,碰到一點什么就紅腫了。冬天別人還沒有開始凍瘡,你肯定是最先開始凍瘡的那個。皮膚生得這白嫩嬌氣,可惜出生在這多苦多難的家庭?。 ?/p>
每次回想這些事如同是上輩子?,F在我整天主要宅在家里,有一間房子專門工作,客廳很大運動方便,早上去附近跑步散步回來再買菜,生活作息規律,內心充實豐盈。
一部手機和一臺電腦,我可以和全世界各行各業的人鏈接,生活,工作,學習不耽誤,今年還實現了年入百萬的夢想。
接受命運所給的苦難,也要配得上命運的恩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