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無數電影,其中有很多部電影看完之后,都讓我有寫影評(或者你不認為我寫的這玩意能稱作影評,叫感想也行)的沖動,但是,《爆裂鼓手》是讓我在看完之后有這種想法且落實到行動當中的第一部電影。好吧,不為自己的超級拖延癥找借口了。
這部電影,一千個人可能會看出一千種截然不同的東西,這種感覺就像是在聽一個超級會講故事的人,把故事的全部要素——情節、人物心理活動、場景氛圍,一切你需要了解的東西——完美地展現給了你,而這個過程中,不夾雜講故事的人絲毫的主觀情感在其中,沒有主旨思想,沒有觀念是非,沒有勝利失敗。是的,電影結束,剩下的一切都交給觀眾。
電影的情節很簡單:一個生活中無比平凡的,卻想成為偉大鼓手的打鼓少年,與一個嚴苛的、殘暴的、如同魔鬼一般的老師相生相殺的故事。(劇透警報!!!多圖警報!!!)
謝爾佛音樂學院大一新生安德魯出生于單親家庭,家境平凡,性格自卑,但是酷愛爵士鼓,渴望成為一位傳奇鼓手。
在一天的加練中,偶遇了學校著名導師弗萊徹,引起了他的注意。
幾經周折,安德魯被弗萊徹收入囊中,進入了學校最頂尖的爵士樂團。“Oh,yes!”這大概是安德魯被弗萊徹選中時的內心寫照,然而,“welcome to hell!”
在這里,跟隨者弗萊徹學習的過程,安德魯遭受了從肉體到精神的全方位的折磨。弗萊徹會在課堂上當著所有人的面用最殘忍的語言攻擊學生的弱點。(語言十分粗暴,忍受不了的直接跳過)
如果你認為弗萊徹只是行為粗暴而已,那你就錯了,他還擅長操弄人心,影片中,安德魯第一次參加弗萊徹的訓練,開始前,弗萊徹來了一段溫情脈脈、充滿鼓勵意味的對話:
原來片刻的溫情就是為了套出安德魯的軟肋,好從最疼的地方下手,當著整個樂隊的面,用響徹教室的咆哮徹底摧毀所有的尊嚴,殺人誅心,不過如此。
弗萊徹給安德魯難忘的“第一次”,徹底的刺激了安德魯,他開始了瘋狂的練習,然而,在安德魯的音樂之路上要面對的顯然不止是來自弗萊徹的折磨,還有親人的輕視、不理解和不尊重。
對此安德魯一改往日乖寶寶的形象,在家庭聚會的餐桌上進行了犀利的反擊,堅決的捍衛自己的理想。不得不承認,弗萊徹確實讓安德魯發生了某種改變。
弗萊徹的刺激和親人的嘲諷讓安德魯徹底走火入魔。
為了成為自己心中的“one of the greatests”,安德魯付出了無與倫比的代價,用鮮血、汗水和無數屈辱終于換來樂隊首席鼓手的地位,然而僅僅就在第二天,上帝就殘酷的奪走了這一切。在參加比賽的路安德魯上狀況百出(公交車爆胎,把鼓槌落在租車公司,在趕往比賽的現場遭遇車禍),雖然最后狼狽不堪、頭破血流的站在了舞臺,然而此時的他體力透支無以為繼,搞砸了演出,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犧牲付之東流,憤怒之下,喪失理智的安德魯在舞臺上和弗萊徹大打出手。這次事件讓二人兩敗俱傷:安德魯被學校退學,弗萊徹被安德魯作證起訴虐待學生,遭到辭退,失去了在學校的教職。
然而生活注定不會平靜,一次酒吧偶遇讓安德魯和弗萊徹再度聯袂走上舞臺,在最后的舞臺上,二人看似消弭的矛盾沖突驟然加劇,上演了最后的對決,弗萊徹用招牌式的、冷酷無情的、陰險刻毒的方式狠狠報復了告他黑狀的安德魯,而安德魯也在最后時刻重返舞臺,不顧一切的用一段瘋狂的solo回擊了弗萊徹,在激烈的斗爭沖突中,二人終于靈魂同步,心靈相通。全片結束。
乍看之下,這似乎是一部突破自我的勵志片,然而又不同于我們看過的傳統的勵志片,例如《死亡詩社》,傳統的勵志片總能給我們一種“撥云見日。陽關總在風雨后”的感受,我們仿佛看到主角在透過云層的光芒中抵達夢想的彼岸,一切是那么的美,美的簡直不像話~如果說傳統勵志片是對走向成功這一過程的宣傳美化,那么《爆裂鼓手》其實是揭示了通往成功的這條道路更加真實甚至是更加殘酷的一面。這部影片里沒有一個慈祥包容,愛護學生的人生導師指引著主角在迷茫中前行,也沒有來自家庭親人的無私乖壞和堅強后盾,更缺乏溫暖人心的鼓勵和安慰(如果弗萊徹虛情假意的套取安德魯家庭情況那段也算的話),有的只是父親的不理解,親人的不尊重,鼓手之間的殘酷競爭,女朋友的決裂,無時不刻來自于魔鬼導師的壓力。實際上,我很難把它劃入立志題材的電影。
男主角安德魯這樣一個角色設定,更加接近我們絕大多數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其貌不揚,資質平平、家境普通、性格平庸,但卻渴望獲得成功,對安德魯而言,他的理想就是成為像自己偶像那樣青史留名的鼓手,成為“one of the greatests”,實際上,在影片的開始,這只能算是在他腦海中縈繞的一個小小想法,他很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實現理想,也不確定自己是否具備那樣的天賦和才能,但是隨著情節的推進,這個想法在不斷的被加深,直至成為他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執念和強烈的渴望。
影片中兩個長輩的角色形成了鮮明而有趣的對比:安德魯的父親和導師弗萊徹。應該說,這兩個角色對于安德魯而言,都扮演著對手的角色,安德魯始終處在與這二者的對抗之中。導師弗萊徹,具有極高的音樂素養,在音樂上對學生的要求有著近乎病態的嚴苛要求,天生的掌控者,是一個讓安德魯時常痛恨不已卻又不得不匍匐在他腳下對他膜拜敬仰的存在,他在安德魯內心種下了恨的種子:恨無能的自己、恨刻薄的導師、恨家人的不理解,總而言之,在恨的驅動下,安德魯的技藝突飛猛進。安德魯的父親,一個普通的中學教師,為人平和,容忍,妻子在安德魯很小的時候就離他而去,對安德魯從來沒有過高的要求,喜歡帶著安德魯看電影,吃爆米花。二者在形象上也形成了鮮明反差:弗萊徹永遠是黑色西服加緊身半截袖的打扮,身材矯健挺拔,行動雷厲風行,從不拖泥帶水;而安德魯的父親則著裝休閑,有著中年人常見的大肚子,一派慈父的既視感。
這兩個長輩在安德魯的生活中分別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導師把安德魯帶離了曾經平庸但卻舒適愜意的生活,讓他的生活充滿了恨和痛苦,同時也帶他更加接近成功;父親則是無數平庸者的代表,爆米花,電影,波瀾不驚的生活,沒有追求的人生......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更加世俗化、更加強大的力量——讓無數人在無知無覺中放棄夢想,淪為平庸的力量。如果說安德魯與導師的沖突是向成功發起的挑戰,那么與父親之間這種并不顯山露水的對抗則是拒絕平庸的戰斗。
從影片的前半部分來看,弗萊徹對安德魯的影響更大,可以說弗萊徹直接徹底的掌控了安德魯的生活,尤其是感情生活。影片中,安德魯暗戀者電影院打工的女孩,卻不敢鼓起勇氣向她表白,但是在弗萊徹將安德魯選入他的樂隊后,仿佛給安德魯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讓他鼓足勇氣向女孩發出約會邀請,而當弗萊徹找來康利頂替了安德魯的首席鼓手的時候,轉頭安德魯就像剛追到手不久的女朋友提出了分手,而在弗萊徹與安德魯“重歸于好”,重新邀請安德魯來當他的鼓手的時候,安德魯又重新萌生了與妮可復合的想法,可以說安德魯的感情線與弗萊徹對他的態度緊緊的捆綁在一起。這也從側面反應出弗萊徹魔鬼一般的魅力,很難想象一個人能對另一個人的影響力如此之強,能夠如此直接的左右另一個人的感情生活。
再來說說弗萊徹這個人,演員JK西蒙斯憑借這個角色斬獲了15年奧斯卡最佳配角。影片中他黑色西裝搭配黑色緊身半截袖的造型深入人心,更加讓人印象深刻的恐怕是弗萊徹一場場的罵人秀,用詞之狠毒刻薄讓人難以相信這些語言竟然是出自一個教師之口,語速之滔滔不絕讓人懷疑他是不是事先排練過,語言準確無誤的切入攻擊對象最隱秘、最脆弱的地方,罵人的場面往往讓全班學生噤若寒蟬,讓聽者目瞪口呆。最讓人吃驚的是,這種教學方式,居然沒有學生敢起訴他,反而成為了備受推崇的名師級人物,無數學生對他趨之若鶩,渴望能受到他的垂青,被選入他的樂隊。在這樣的環境下,弗萊徹越發乖戾張狂,可以輕而易舉的給一個學生的音樂生涯判死刑,也可以讓一個學生脫穎而出,登堂入室。一言以蔽之,簡直就是魔鬼的化身,迷人而致命,讓你愛恨交加,不要說是影片中他的學生,作為觀眾的我,也被他迷的神魂顛倒,時而對他的做派贊嘆不已,時而對其行徑咬牙切齒,魔鬼導師之魅力,可見一斑。不止如此,直到影片結束,你都難以對這個角色做出一個是非好壞的判斷,從角色的角度來說,他和安德魯演的對手戲,是反派。但是在看完全片后,我至今不能確定他的所做所為究竟是偉大還是狹隘。
他能夠在酒吧里和安德魯“冰釋前嫌”,促膝長談,闡釋自己的教學理念,這一段往往讓觀眾不由點頭稱是,說的太好了,我看到這段時,內心深處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每個人都想有一個非凡的人生,每個人生來都是潛在的“天才”。然而大多數人卻一次次地屈服于當下,不斷地向現實妥協,最終一無所有,淪為平庸。特意把下面這段臺詞貼出來,是因為它讓我想起了《海賊王》中索隆第一次挑戰鷹眼時說的話:“如果說我死了,那么就說明我不過是這種程度的男人”,和弗萊徹所說的“真正的查理帕克不會氣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也能夠為了報復安德魯的指控而不惜搭上自己的職業生涯,就是為了讓安德魯在頂尖的音樂舞臺上出丑,徹底終結他的音樂生涯。
最后這一段在卡耐基舞臺上二人的斗法,是全片的高潮,有趣的是,影片中兩次最激烈的沖突都被導演安排在了表演舞臺上,第一次沖突后,二人徹底鬧掰,分道揚鑣,第二次二人卻在激烈的沖突中同頻共振,弗萊徹找到了他的查理帕克,安德魯也在那一刻征服了魔鬼導師,成為了自己心目中的“one of the greatests”。影片在二人高度默契的配合中結束。在影片的結局,很難說清到底是弗萊徹最終把安德魯變成了他想要的人,還是安德魯最終讓弗萊徹折服,但是有一點,在那一刻,兩人從對方身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我仿佛看到兩個偏執的靈魂合二為一,升華奔騰~
最后,結個題吧,一直寫到這里,其實發現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和當初想寫的東西挺有些背道而馳的,最初是想以“成功是一條布滿了掙扎,痛苦的道路”為主題寫一篇類似于觀后感的東西,但是寫著寫著就發現自己寫成了影評,或者說對影片本身的評論多于自身感情抒發的這么一篇東西,說到底,一方面是自己駕馭文字的能力太差,另一方面或許這就是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有太多東西讓我不由自主的反復咀嚼回味~好啦,影片到底怎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大量的劇透不要破壞你看片的欲望,向諸位強烈推薦:《爆裂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