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地秧是一種草,它在衛(wèi)運河兩岸非常容易見到,田間地壟,溝渠兩旁,沙丘上下,到處可見它的身影。它的枝蔓匍伏在地,一年當中從四月到十月,半年多的時間里,無論土質(zhì)優(yōu)劣,也無論陰晴風雨,始終把根深深地扎在土里,節(jié)節(jié)滋長,節(jié)節(jié)前行。它從不抱怨,從不索取,只是默默地按照它自已的方式生長。
? 1969年夏天,正是我知青生涯的第一個夏天,偶爾田間休息,我與生產(chǎn)隊上的小青年們就近到衛(wèi)運河邊席地而坐,看河中的浪花,看岸邊的漩渦,也看船上的白帆和空中的鷗鳥,那時的河面寬達一華里,翻騰的巨浪一波一波地沖擊著河岸,但沙質(zhì)的河岸卻很少為之所動,原來,河岸為抓地秧所覆蓋,它的枝蔓、它的根系緊緊地抓住泥土,護住了河岸,也生存了自已。
? 抓地秧頑強的生命特性,還保護了河兩岸無數(shù)百姓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它被河兩岸的人民移植在新筑起的河堤上,一棵棵,一行行,剛移栽不久,它便攀攀援援,長滿了堤坡,一片濃綠,宛如一塊巨大的栽絨綠毯鋪在一望無邊的大堤上。連日的暴雨襲來,河水驟漲,沖天浪濤撞擊著堤壩,而河堤卻固若金湯,不為所動。抓地秧的生命力極為頑強。隆冬到來,北風肆虐,大雪紛飛,雪花籠蓋四野,草木凋零,寒冷枯黃了抓地秧的枝葉,但它的根系卻深入泥土。第二年春天,溫暖的南風吹來的時候,大雁北歸,它率先綻出嫩芽,生出一片新綠,把生機帶給人間,大河上下,渠畔塘邊,芳草如茵。我衷心地景仰著它,雖然它不那么高大,只是低低地生長在地面上;我衷心地愛慕著它,雖然它沒有大樹那么雄偉;我衷心地贊嘆著它,雖然它沒有百花的絢麗。寂寞時,我想起它的低調(diào);悲觀時,我想起它的頑強;挫折時,我想起它的奮進;困難時,我想起它的不屈……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陶鑄在《松樹的風格》一文中贊頌松樹"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松",他贊頌的松樹,具有堅定執(zhí)著的偉大精神品格,而抓地秧這種最普通的小草,它沒有花香,沒有樹高,但它卻具有不怕沉默,不事張揚,扎根泥土,頑強生存,造福人民的另一種偉大品格。幾十年來,我從這種普通小草精神的感悟中受到啟發(fā),它鼓舞著、激勵著自己,頑強奮斗,砥礪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