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我們都會變成自己曾經(jīng)最討厭的樣子。
@陳孝正
就這樣一句矯情得不能再矯情的話,卻出乎意料的贏得了多數(shù)人一邊倒的認同,紛紛高舉著要堅守初心的旗幟,來顯示自己的高風亮節(jié)。
那么,
變成自己曾經(jīng)最討厭的樣子,
真的糟糕透頂嗎?
不要忘了在我們能對 “最終我們都會變成自己曾經(jīng)最討厭的樣子”這句話產(chǎn)生強烈共鳴的歲月里,我們還說過 “總有一天,我要變成一個很厲害的人。”
還未看過世界的我們,就已經(jīng)有了所謂的世界觀。“不”“絕不”我們帶著滿身的刺,堅定朝著夢想的彼岸前行。然而圓夢的道路總是充滿荊棘,我們不得不拔掉身上的厲刺。 “也行 “”好吧““隨便“,我們就這樣成為了自己當初討厭的樣子。
但這絕不是矯情的向現(xiàn)實妥協(xié),
這是一個過程,一種磨礪,
是我們成長必經(jīng)之路,
我們不再是那只高傲的刺猬。
最終我們變成自己曾經(jīng)最討厭的樣子,
全然是因為,我們想要成為更好的人,
這并不糟。
我們都曾有過這樣一段叛逆時期,我們討厭父母嘮嘮叨叨,覺得他們迂腐無趣,我們懷揣著夢想,暢想生活中的詩與遠方。我們叫囂著絕不會變成像父母一樣的人。
但現(xiàn)實中的結局往往是,我們終究還是變成了像父母一樣的人。為了子女的衣食無憂,傾其所有。
我們變成了曾經(jīng)討厭的樣子,但這并不糟,
我們曾經(jīng)只懂得享受,而現(xiàn)在我們學會了付出,
我們終于明白了自己當初實在幼稚、可笑。
我們討厭的人真的就糟的一無是處嗎?
就像我們討厭有錢人,討厭世故圓滑的人……他們糟嗎?有錢人可以享受比我們更好的生活,世故圓滑的人比我們更會處理人際關系……
最終我們都會變成自己曾經(jīng)最討厭的樣子,說這句話的我們心里難道不是也想著也許總有一天我們都會變成自己當初所嫉妒的樣子嗎?
其實我們內心并不怕變成我們曾經(jīng)討厭的人,
只是怕混得還不如他們而已。
就像歌里唱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我們討厭的,事實上正是我們沒有的。
變成自己曾經(jīng)最討厭的樣子”并不糟,
真正糟的是我們看不清自己的內心,
真正糟的我們自以為了不起。
希望我們每個人在回首時,都能笑著說出
“誒,想不到自己過去能傻成那逼樣,
不過挺可愛的”,
而不是“他好像一條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