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點》是卡耐基的名著,事例豐富、有代表性、有說服力,是一本很有指導意義、現實操作性的書。以下僅為書摘及一點隨想。
一、使人喜歡你的六種方法
第一項規則:真誠的對別人發生興趣。
第二項規則:微笑。
第三項規則:記住你所接觸中,每一個人的姓名。
第四項規則:做一個善于靜聽的人,鼓勵別人多談談他們自己。
第五項規則:就別人的興趣談論。
第六項規則:使別人感覺到他的重要——必需真誠的這樣做。
隨感:與人交往,謹記“真誠”二字。
初次與人見面,真誠地微笑,記住對方姓名,討論對方感興趣的事情,鼓勵他多發表言論,而自己靜心傾聽……其實,都是從“真誠”出發,心里存了善念,明確了人際交往是為了使對方和自己都舒服,那么眼前的事做起來也會更順利、更有耐心。
二、得人同意于你的十二種方法
第一項規則:在辯論中,獲得最大利益的唯一方法,就是避免辯論。
第二項規則:尊重別人的意見,永遠別指摘對方是錯的。
第三項規則:如果你錯了,迅速、鄭重的承認下來。
第四項規則:以友善的方法開始。
第五項規則:使對方很快的回答“是!是!”。
第六項規則:盡量讓對方有多說話的機會。
第七項規則:使對方以為這是他的意念。
第八項規則:要真誠的以他人的觀點去看事情。
第九項規則:同情對方的意念和欲望。
第十項規則:激發更高尚的動機。
第十一項規則:使你的意念戲劇化。
第十二項規則:提出一個挑戰。
隨感:使人同意于自己的基本前提是自己的需求得比較合理。如果根本不合理,首先就失去了交際的可能性。
三、改變人而不觸犯或引起反感的九種方法
第一項規則:用稱贊和真誠的欣賞作開始。
第二項規則:間接的指出人們的錯誤。
第三項規則:在批評對方之前,不妨先談談你自己的過錯。
第四項規則:發問時,別用直接的命令。
第五項規則:顧全對方的面子。
第六項規則:稱贊最細微的進步,而且稱贊每一個進步。
第七項規則:給人們一個美名讓他去保全。
第八項規則:用鼓勵,使你要改正的錯誤,看來很易做到;使你要對方所做的事,好像很易做到。
第九項規則:使人們樂意去做你所建議的事。
隨感:極少有人會在被批評的情況下,承認自己是錯的,所以當你不得不進行批評時,一定要照顧到對方的面子和心理。首先,肯定對方工作的價值,給予感謝或鼓勵;其次,婉轉地提出自己的建議,努力引導對方自己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法,使對方接受可以做更好的事實,明白這么做可以使自身更加高尚;再次,交流改進錯誤的進程,肯定最終微小的進步;最后,一定要使整個過程盡量讓人愉快,覺得有用,期待下次的合作。
觀察、明確人性的弱點,明悉人性,可以更好地與人交往,促成事情的順利進行。學習不僅學知識,也要學基本的社交技能,理解人際交往時的現象。
比如,有次有同學問,老師,我對別人說謝謝,別人不搭理我就直接走了,我覺得好尷尬。
我回答,有禮是你自己的事,你說謝謝體現的是你的修養,對方不回答,可能是忙、可能是羞于表達、也可能是他還沒養成與你一樣的習慣,無論原因是什么,當你做對的事時,你只要知道這么做肯定會給對方帶來美好的感受,這就已經很好了。你覺得尷尬是因為對方沒有按照正常的社會禮儀對待你,可人際交往就是這樣,你只能要求自己,要求不了別人,你最多可以努力影響對方,但徹底改變這個人是件很難的事。
現在想想這個回答,竟然有些暗合卡耐基的規則,你投對方微笑,對方可能還你微笑,也可能覺得你神經病,但人們總不會拒絕一個快樂的、有教養的、有同情心并且常為自己考慮的人吧?這么一想,其實復雜的人際往來,是一種自我性情修煉,看起來是人與人的問題,其實是自己與過去自己的問題,你把自己做好了,自然會處理好與他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