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到閨蜜就噼里啪啦的訴說自己各種糾結,想通過閨蜜分析自己的問題并給我一個我自己滿意的答案。
其實我自己內心早已有答案,只是害怕自己會再次選擇出錯,害怕面對自己。
閨蜜說:我給不了你方法,給不了你答案,方法和答案都在你自己心里。
想想這些年自己不斷的折騰,跳槽頻繁,從服裝行業各種跳,再跳到美術行業,后來又跳到茶葉行業。雖說自己永遠打雞血一樣,保持激情滿滿的不斷跳槽。說自己要像海綿一樣,不斷的吸收水分,只要有人肯教,我就肯學。
8年了,在遇見8年前一起共事的同事,人家已經是高管職位了。曾經我不斷跳槽就是想給自己找一個能體現自己價值的平臺,這些年的折騰,反過來我卻還在起跑線上,還在摸索著到底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
我想要什么?
我在害怕什么?
我在著急!
各種焦慮!
害怕時間的來不及,覺得自己這么努力,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什么事情都想去嘗試一下。這些年就是在不斷的嘗試中,太想證明自己是可以的,太在乎別人對自己認可,結果是各種挫敗感。
那么我自己認可了自己嗎?
人生贏家馮唐,總結自己人到中年的生活感悟時,用了九字箴言: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
他把“不著急”放在了第一位,這是他千帆過盡參透人生后的肺腑之言。
而我把著急放在了第一位。剛從單位出來就著急著找下一個單位,股票剛操作完又著急著操作下一個,根本就不給自己多一些思考的時間。那么只能是越著急,越焦慮。
曾國藩在《曾胡治兵語錄》里說過這樣一段話:
“當讀書,則讀書,心無著于見客也;當見客,則見客,心無著于讀書也。一有著,則私也。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p>
這是很高的人生境界。
做事情的時候專注于事情本身,不去憂慮未來的不確定性,也不沉浸在過去的痛苦里。
這樣才能不被外界環境所牽絆,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過好當下。
閨蜜說,你樣樣都想學,樣樣都想做,但分給每一樣的時間就相對有限的,每一樣都學不精。你應該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內心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最能堅持的是什么,往往只有做自己最想做的,才能堅持到最后。只有專攻一個事情,才不會讓自己分心,過多的事情牽絆,會消耗自己的能量場。
曾看到這樣一段話:
付出就想馬上有回報,適合做鐘點工;
期望能按月得到報酬,適合做打工族;
耐心按年度領取收入,是職業經理人;
能耐心等待三到五年,適合當投資家;
用一生的眼光去權衡,你才是人生贏家。
成功是急不來的,只有持續付出努力,對過程把控有度,才能一步步向前推進,逐漸達到理想的目標。所以說,心態和過程決定結果,著急要結果之前,你要先問問自己準備好了沒有,夠不夠格。
活得太著急的人,總是會急功近利,想用投機取巧的方式去獲得想要的結果,但投機取巧獲得的只是皮毛而已,不僅達不到目標,還讓自己陷入焦慮中。
用一萬小時定律來專攻一件事情,磨刀不誤砍柴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這世上絕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那些厲害的人,一直很努力,但卻不著急。
不著急,應該是一種人生態度。一心一意專注手上事情,將當下的事情做好,就不用擔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