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工作要注意抓大放小,太過于陷入細節難成大事。”
“干工作要注重抓小防大,不注意細節,問題累加最終釀成大禍。”
上面的說法似乎都有道理,都是職場老手、職場精英的經驗總結,有些甚至都有血的教訓。但聽了這些話后,似乎我更加不知道該怎么干了。
生活中有太多類似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太多格言警句給予我們做人做事的方法論,但又往往是自相矛盾。
“做大事者不拘小節。”
“做大事者一定要注重小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關注細節,成就大事。”
那么,面對這些看起來有些相互矛盾,而又成為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中的寶貴經驗,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我認為,至少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真正理解兩者的確切涵義。抓大放小,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搞好宏觀控制,對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進行微觀調節。抓小防大,是對小問題、小苗頭、小漏洞要及時發現及時解決,防止因小失大、因小變大。看似兩者矛盾,實際上是從兩個方面、兩個角度去看問題,都有道理,但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次需要真正知道什么時候遵從。這就需要對所從事的工作有一個基本判斷,一件事情馬上就要火燒眉毛了,還在過度追求那些細枝末節,顯然就是本末倒置。比如一起火宅現場,首要的問題應該是抓緊滅火,至于是誰放的火,為什么防火,這應該是控制住火情甚至滅火之后再去考慮,否則主要精力用于查找原因、追求責任了,火情沒有控制住,導致更大損失。
再次需要做好定位。工作職責決定了有些人必須抓大放小,不能過度關注細節。一個省委書記每天關注機關工作人員寫的材料是否有錯別字,每天關注機關工作人員遲到早退,那就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而如果一個公司普通員工,每天關注公司戰略方向,關注公司大領導應該怎么做,似乎有些“先吃蘿卜淡操心”,他應該花費更多精力于自己具體從事的工作,寫一份材料應該看看自己思路是否符合上級要求,寫出的文字是否不夠通順,是否還存在差錯漏。
因此,到底應該抓大放小還是抓小防大,每個人應該根據自身定位,根據具體工作生活環境,有所為有所不為。要針對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策略;要針對不同的時機,關注不同的方面。眉毛胡子一把抓肯定不行,那會因為陷入過多的細節而忘記了自己最初的目的,那會成為一個“沙漏”;太過于高高在上不接地氣,一切工作注重謀劃不注重執行,注重提思路找方法不注重落實,容易導致工作難以落地,導致上下信息傳輸不暢,導致因為細節沒有做到位而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