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兩晚上啃完了大冰的第四本作品《好嗎,好的》,早就想寫這篇文章。只是最近在死磕“昔年種柳”訪談錄,故耽擱至此。
讀完這本新書,人還是那些在平凡中活出傳奇的人,故事還是那些忽晴忽雨的江湖故事。只是這本書還令人多了一個感受:少了些放蕩不羈,多了些勸世良言。
大冰還是那個“飲冰十年,難涼熱血”的大冰,寫出來的東西卻從當年毫無顧忌的放蕩不羈變成了在出世和入世間尋找平衡點。何解?人言可畏啊。
大冰出的第一本書叫《他們最幸福》,如果沒記錯,是他在一席上發表了一段演講后整理出來的幾個故事。緊接著是《乖,摸摸頭》和后來的《阿彌陀佛么么噠》,最后是這本《好嗎,好的》。
大冰每出一本書,小嵐都是第一波買書的忠實讀者,如果把這四本書連成線,其主題思想一定是從出世到入世的上升曲線,越往后的作品,積極入世的意味越濃厚。
第一本書封面標語“浪蕩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夢為馬,永遠隨處可棲。”
第二、第三本均為:“請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愿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浪跡天涯。”
第四本書變為“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愿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夠浪跡天涯。”
從第一本到第四本,逐漸少了縱馬揚鞭任我行的快意,多了平行世界的勵志。沒有改變的是叔的文筆依舊匪氣十足,每一個故事依舊溫暖人心,偶爾叫人熱淚盈眶。
作為讀者,小嵐從來都認為這些所謂的真實故事,多多少少會有些杜撰和包裝。每個人都會無意識地把自己的回憶美化,這些無可厚非。
既然是文學作品,它的目的不是記錄每個主人公平淡無奇的吃喝拉撒流水賬,而是凝縮曲折沖突的情節,為讀者塑造一種波瀾起伏的心智體驗。
叔能吸引多少粉絲聽他講故事,就能惹毛多少鍵盤俠或別有用心之人對他丟板磚。而那最狠的一塊板磚,莫過于說他用毒雞湯誤導沒有辨別偽善能力的年輕人誤入歧途。
小嵐以為,這個問題大可不必上綱上線。叔既沒有殺人越貨,也沒有傳播邪教,不過是甩幾個身邊的江湖故事,回憶下過往,順便泛濫下情懷,招誰惹誰了。
大冰一直都在用心把好聽的故事講給讀者,能不能喝到毒雞湯或者被誤入歧途,就看讀者帶著什么眼鏡去讀,又或者你是心生般若,還是別有惡意。
更多時候,無非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被扣上誤導一代祖國大好青年的帽子,可著實不好受。即便瀟灑不羈如兵叔,也多多少少會在意。
故而在這部新作中,叔在每個故事后面都有一堆啰嗦絮叨的感想。每每強調:我沒有主張不負責任的說走就走,我沒有主張拋棄妻子的快意天涯,我要說的是你特么先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了,再出去嘚瑟。
哎,當真人言可畏。叔就特么想安安靜靜地講個的故事,愣是被一幫蛋疼的偽公知和荷爾蒙無處發泄的屌絲鍵盤俠們逼成了碎嘴的唐僧,服!
當然,叔并不需要任何人為他鳴不平。他不是只會在QQ空間泛濫情懷的文藝男,他是跑江湖的漢子。早已趟遍了人間冷暖,閱人無數。
在小嵐看來,這部新作《好嗎,好的》固然比之前的作品嘮叨了很多,卻也最能言志。叔主張的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本身就是這個時代賦予每個人的紅利。
如果說在30年前,大部分人都要做這個社會的一顆螺絲釘,釘在一個坐標軸里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那么今天的時代,早已變成二次元橫行,亞文化崛起的萬花筒。
這個時代,哪里還有什么入世和出世的界限,每個人不過是在商業社會的縫隙里,一邊上下求索著自我實現,一邊探尋著內心世界的平衡。
想一門心思地賺錢、成功乃至改變世界?沒問題啊,定個小目標,先賺他一個億。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也沒問題啊,總得先把路費掙出來吧。想要遁入空門,青燈為伴?更沒問題啊,要不先把朋友圈戒了試試看?
做出任何選擇都無妨,但愿不要自欺欺人。手里捧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里卻想著車水馬龍和酒綠燈紅。最終只能長嘆一聲:紅塵滾滾啊!
小嵐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愛閱讀,愛寫作,更愛分享。好玩的觀點不能被分享,會憋出內傷。文評,書評,不間斷電影、音樂、脫口秀一頓亂評,時而生產觀點,時而做觀點的搬運工,這就是小嵐雜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