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天和朋友出去逛街,在商場附近遇到了一個乞討的男人。
他大約四十歲上下,站在街邊的一側。我和朋友正好經過,他便迎了上來,伸出手掌向上攤開,嘴里頗為熟練的念念有詞,但是卻聽不清究竟在說些什么。
一般來講,遇到乞討者,若是老人或者孩子,我或多或少都愿意幫助一些的。
可是這一次,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看起來四肢健全,身體健壯,長得比我和朋友還要高大許多。一個正值壯年的人,不依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工作,卻站在街邊向來來往往的路人乞討。這樣的畫面,真的不太協調。
于是我和朋友對望一眼,都沒有理會,加快步伐向前走去。沒想到,他卻緊追不舍,跟著我們走出了很遠。
朋友有些不耐煩了,說:“大叔,我們不會給你錢的,不要再跟著我們了。”
那個男人聽到這話,顯然有些生氣,語氣強硬的說:“連一塊錢都給不起,真是小氣!”
聽了這話,我們頓時覺得可笑又可氣。可笑的是,他身為乞討者,肯為了一塊錢放下尊嚴,竟然還聲稱我們小氣。可氣的是,他一個四十多歲的大男人,向兩個姑娘伸手要錢,語氣里卻沒有絲毫愧意。
朋友還欲與他爭辯幾句,而我不想耽誤太多時間,便拉著她快速地離開了。
進了商場,朋友苦笑著說:“現在啊,乞討都成為一種職業了。沒見新聞里報道的嗎?他們用iPhone6,有好幾套房子,比我們每天辛苦上班的人,掙的錢都多呢。”
我笑著問:“既然能賺這么多錢,讓你做這份職業,愿意嗎?”
朋友被我問得愣了一下,隨后,她語氣堅定地說:“不愿意。我自己有手有腳,坐享其成的事,不能讓人心安呀。”
如果,乞討真的是一種職業,那么我們遇到的那位乞討者,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職業道德。
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賺錢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人出賣自己的知識,有人出賣自己的技術,有人出賣自己的勞動。
而最可悲的,是有些人不惜出賣自己的尊嚴,卻還出賣得理直氣壯,心安理得。
2
江燦最近和男友分手了。
據她的男友說,分手的原因,是因為她從一個單純善良的女孩,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拜金女。
上大學那會兒,兩個人都窮。
別人談戀愛,是去逛街、吃飯、看電影。而他們的約會方式,卻是利用課余時間,在學校附近的超市一起打工。
每天超市關門之后,回到學校,食堂里早已經沒有了飯。他們只能在學校附近的小餐館,兩個人合點一份米線。他拿一個空碗,為她勻出一半的米線,倒上一點湯,還不忘夾給她碗里僅有的幾個鵪鶉蛋。
別人談戀愛,是出去旅行。情調的麗江,溫婉的蘇州,文藝的鼓浪嶼,小清新的新馬泰。
而他們在四年的時間里,逛遍了市區的每一個免費的公園。每一次,江燦都背著一個大大的水杯,只為了口渴時,不必花幾塊錢去買公園里那幾塊錢的礦泉水。
兩個人最喜歡相依著,坐在公園里的親水平臺。他說:“對不起燦燦,以后有錢了,你想去哪里,我都帶你去。”她咯咯地笑,有些沒心沒肺:“嘿,你看面前的這片水多美。我們現在,不就是在馬爾代夫了么?”
這樣的日子,過得雖然窮,可是她卻覺得很快樂。
那天從超市下班,他忽然從背后拿出了一只玩具熊。那只小熊個子很小,因為做工粗糙,五官有些變形,略顯得有些丑陋。他說,對不起親愛的,和你在一起以后,還沒送過你一件像樣的禮物。
她驚喜得睜大了眼睛,把那只丑陋的小熊,抱在懷里親了又親。
她沒有說,其實和自己同屋的女孩,也有著一只可愛的玩具熊。那只精致的泰迪小熊,是女孩的男友從韓國帶回送給她的,粉嫩的顏色,裝著每個女孩甜甜的夢。
她也沒有說,其實她一開始就知道,那只小熊,只不過是超市里為了促銷貨物而剩余下的贈品。她不怪他,因為她知道,對于勉強能夠吃飽肚子的人來說,哪有什么多余的錢,來買禮物呢。
他,是真的窮啊。
3
后來,他們畢業了。兩人都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他們的工資,足夠租下一間小房子。也足夠兩個人在周末的時間,去附近商場逛一圈,再找一家小餐館,改善一頓不錯的伙食。
對于這樣的生活,他們感到幸福。
唯一不同的是,江燦每天下班回家,除了料理好生活,依舊抽出時間看書。她知道,雖然現在兩個人的工資足夠養活自己,但是每月基本沒有剩余,也根本買不起房子。她希望能夠考下注冊會計師,然后通過跳槽,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
而他的男友,對現在的生活,更多的是滿足。他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于是便每天下班之后,守在電腦前打游戲,直至深夜。又或者,和同事們出去吃飯應酬,常常喝酒,到宿醉而歸。
江燦不喜歡男友這樣的狀態,和他談心過幾次。她試圖勸說男友在工作之余有所進修,為將來結婚買房做準備。
而她的男友,雖然滿口答應,在行動上卻很是懈怠。再后來,每次提到這個話題,他便會覺得厭煩,甚至大發脾氣。
又一次吵架過后,男友用漠然的眼神看著她,語氣里不無嘲諷:“說到底,你還不就是嫌我窮?”
這句話,仿佛是一把刀,戳著江燦的心。那樣艱難的日子都已經捱過來,若是嫌棄你窮,又何必要走到現在?
終于,江燦提出了分手。
她說,他窮,我真的不嫌棄。
我嫌棄的,是他窮得理直氣壯,窮得理所應當。是他不愿意為了擺脫貧窮,而付出足夠多的努力。
4
江燦的話,讓我想到了曾經居住的那個地方。
小時候,我的家境并不富裕。
我家的那片小區里,居住的也大多是工薪階層。他們一年到頭拿著微薄的工資,起早貪黑,每天辛苦的工作。到頭來,還要為了幾毛錢,和菜場的小販們討價還價半天。
住在那里,我聽說過有兄弟因為錢而對簿公堂,有夫妻為了錢而吵架離婚,有老人因為沒錢治病而自尋短見,有孩子因為沒錢而被嘲笑奚落。
饑腸轆轆時,有錢才能飽餐一頓。淺昧無知時,有錢才能增長見識。寂寞孤獨時,有錢才能交朋好友。身患重病時,有錢才能延續生命。
換句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卻無限接近于萬能。
沒有錢的艱難,窮過的人才會懂。
但同時,我也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卻是窮的人,就越不愿意通過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窘境。
在那個小區里,最火爆的地方莫過于麻將館。他們中的許多人,每到晚上便聚集起來,喝酒、聊天、打麻將,卻從不愿意將時間和精力用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他們一方面體會著沒錢的艱辛,另一方面,卻看不起錢。他們覺得談錢就是俗氣,談錢就是功利。
他們認為有錢人必定都是資本家,那些富有的人,賺錢的方式一定不太正當。原因很簡單——金錢是萬惡之源嘛。他們雖然過著艱難的生活,卻因為貧窮,反而生出一種天然的優越感。
“有錢有什么了不起?”
“人一有錢就會變壞。”
“有錢人才不會幸福呢。”
雖然有時,他們也會感嘆生活的艱辛,但卻從不會去思考問題的根源。他們從不認為過著貧窮是因為自己的知識不夠、能力不足,而是簡單的把貧窮歸因為家世不好、時運不濟。
5
鄰居張叔叔卻是個例外。
他很早以前就下了崗,為了養家糊口,只能批發一些小文具,每天到家附近的學校門口販賣。
那不過是些鉛筆、橡皮之類的小東西,利潤很是微薄。他每周要跑很遠的路,批發市場尋找貨源。每隔幾天,還要對著成百上千支筆清點一遍數目。
在學校門口擺攤,不僅要忍受風吹日曬,還必須做到風雨無阻。就是生病了也要咬牙堅持,否則這一天便沒有分毫收入。除此之外,他還要躲開城管的抽查。有好幾次,他來不及收攤,所有的東西全被收走,血本無歸。
但也正是因為辛苦的付出,慢慢地,他的文具攤變成了文具店,十幾平米的小屋換成了寬敞明亮的房子,還把自己的女兒送到了國外讀書。
人人都說,他這錢掙得容易,隨便擺擺小攤,就能賺出一套房子。
可他們卻不知道,當張叔叔為了上貨累到腰酸背痛,因為銷路不好而徹夜難眠時,他們卻正在飯桌上推杯換盞,在麻將桌上圈圈鏖戰。
賺錢,是一種能力,更是對勤奮程度的一種認可。
貧窮,并不可怕,也不可悲。
可怕的是有些人,明明舉步維艱,卻從未想要去改變。
可悲的是有些人,明明不思進取,卻安慰自己貧窮可貴。
窮,從來不是一種光榮。又哪里來的理直氣壯呢?
作者:莫小葉。外表不堅強,內心不怯懦。寫真摯、暖心、正能量的文字。
(公眾號轉載請先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