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揣一份平靜的心情,踏上返校之途,帶了一份自信與熟稔,一直在想,你會用什么樣的面孔迎接我,我的工大?
再次踏上通往圖書館那曾經十分厭惡的幾百層階梯,竟倍感親切起來。腦海里再次想起開學時新生入館教育時,館長那意味深長的解釋:“長長的階梯象征著同學們漫漫的求學之路。在經歷過勞累的跋涉之后,你們不該浪費到達圖書館的寶貴的學習時間……”
漫步于弘德橋上,憑欄下眺,一汪清湖映入眼簾,更令我怦然心動的,依然是那青翠欲滴的荷葉。密密麻麻,層層疊疊,忽地,朱自清那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縈繞不絕于耳。又回想起兩個月以前,快放假時,那時還是一個個荷苞,箭一般倒插于綺湖中,在陽光的照耀下,竟泛著絲絲白光。偶爾還能看到一對灰灰的小野鴨,嬉戲于高它幾厘米的荷葉間,給荷塘又增添了幾分靈氣。八月的尾巴,九月的前奏,荷花謝落,蓮蓬佇立。綺湖河畔,還停了一葉被青萍繡滿了的木舟。我在想,還真有人乘木舟游劃于綺湖,采摘蓮蓬,獨享這難得的詩情畫意。會是誰呢?一對熱戀的情侶?一個對美的追求者?抑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龍湖村姑早窺到了綺湖里的蓮蓬?但不管是誰,那條被他(她)遺棄了的木舟早已成為了這幅風景畫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踱步于橋上,心早已被融化,沉醉其中,感動這些給于我的感受。荷塘月色,那是在晚上,而早晨的荷塘則別有一番情調。
圖書館的大爺朝我們揮了揮手,我們得回去了。但又突發奇想,想去南苑那個池塘集中的地方再走一遭,再次體會中工給我不一樣的震撼。說實在的,在此一年了,除了對教室和宿舍熟悉以外,這兒的“世外桃源”我這個“乖乖女”還沒來過。順著大甬路往前走,一個大坡下來,眼前再次呈現了荷塘美景:一條白色的大理石橋橫跨于池塘上,如果說在弘德橋上那是遠觀,而在這個小橋上則是近看了。我迫不及待地走上小橋,看著那張得像大傘一樣的荷葉,不同的是,還看到了那些剛從水面鉆出的小葉,鮮嫩極了。一陣微風吹過,荷葉散發的獨有的清香飄散開來,很淡,卻被我捕捉到了!
走過小橋,繼續向南前行,相隔不遠便又到了一湖,且暫原諒我現在還沒弄清這灣湖的名字。在綺湖中央的石座上,有人坐在那兒,我想這的確是個談心的好地方。湖水青黑,水草叢生,放眼望去,像一面明鏡。這里沒有荷葉。
再往前走,就是幾灣小型的池塘了,沒有前面大湖的華貴“儀態”,卻極盡彰顯生機之態。這幽僻的地方,少有人來觀賞,保潔人員也疏于打理,以致這里的所有一切都是自生自長,凌亂,自由,隨意,也給了我敢于靠近的沖動。我走到河畔,俯身摘一片荷葉,裝進包里,小心收藏。在沒水的溝壑之中也毫不示弱地長滿了蘆葦,蘆葦身材苗條極致,頭頂一朵朵花束,在風中招搖。還有星星點點的小花,破土而出的毒蘑菇,枝椏分叉的枸杞,掛滿山壁的爬山虎……醉了,醉了,醉了!我完全融化在這種寬松,自由,積極的氛圍之中。
一大圈下來,有些小累,便輾轉于羊腸小道,不舍地離開了。上坡,返回,11號樓便巍然矗立眼前,我又順道路過海豚灣,拍下了睡蓮的美人姿態。
一路走來我竟然開始懷疑,究竟是我的失誤進入了工大,還是工大失誤收留了我?一直以為是前者,現在竟有些慚愧起來。但不管是誰的失誤,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愛上了她!我曾經無數次感動于田曉菲在《十三歲的際遇》中那份真摯的感情,沒想到在今天也終于感受到了。中工像是一位意氣風發的青年,雖沒眾多同位置的“孩子”們的經驗,但卻銳意進取,默然蓄力,注重求實,也不忘弘德,正如校訓:博學弘德,自強不息。
我給w姐說,歷經一個暑假我的審美觀發生了變化。漸漸地開始懂得什么是美,漸漸地開始追求我心目中的美,漸漸地開始去讀自己,漸漸地開始明晰我的方向……曾有一度我想把自己變成一個非常理智的人,不再靠我的直覺,但我發現那樣之后,我變得不為所看到的景象、事物感動了,變得庸俗難耐。直到我看到喬布斯的那三個故事,我才知道擁有這敏銳的洞察力和直覺是何等的幸福!人生忒短,何不從直覺中盡早地發現自我,進而追求自我,實現自我?
時間不等人,你還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