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最早看到關于接納情緒是張德芬的書里,覺察,接受,然后放下。
我實踐地不夠好,總是無法真正的接受,真正的放下。更甚至有時候無法覺察。
后來我買了一本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他教給我讓我把情緒放在不同的瓶子里進行管理,這樣心情就不會混亂。他還教給我用不同的顏色來表達情緒,于是我知道了用紅色表達生氣,用黑色表達害怕,用藍色表達悲傷,用綠色表達平靜,用黃色表達開心。
可是我有一種寂寞那就是情緒缺乏,我覺得自己好久沒有開懷大笑了,我覺得自己好久沒有痛哭流涕了,我覺得自己天天都是很壓抑,卻又無法準確的描述原因,前兩天翻過去幾年的照片,看著那個時候的眉飛色舞,青春洋溢,滿滿的少女感和能量,這才幾年呀我就已經變成了一個苦婆婆。趨于安靜趨于落寞。
前段時間學習正面管教的時候老師讓我們想一下有哪些詞可以用來表達感受或者是情緒,分了喜,怒,哀,恐懼四大類,我忽然發現絞盡腦汁也想不起幾個詞,為什么呢?
因為我平常就對自己的情緒忽略了對自己的感受忽略了,結果最后就只剩下,我很高興,我不高興,我很郁悶,我很無聊,我們一起把這些詞找出來的時候,我就在體會這些詞背后的感受。
存在就是合理的,而我拒絕他們好久了。
周末的時候讀了一本書,夢想實現時什么會發生呢?
作者對喜悅憤怒悲傷恐懼做了解釋,認為他們是我們寶貴的財富。瞬間覺得很感動,鼻子酸酸的。
不可或缺的寶貴的財富,一旦壓抑拒絕它們,就會讓自己變得不幸的財富。
之前只是從描述一件事的角度去說明情緒,我因為什么事很開心,而這本書的作者,直接告訴我更高一個層面,它們存在的意義。
感恩遇見。
是不是已經有這樣的場所可以幫我們更好地釋放這些情緒呢?
記錄跟小伙伴討論情緒時的認知:
存在就是合理的,我們無需壓制啊。只是有時候怕傷了別人或者其他因素不能當場表達 ,但是事后一定要跟自己再疏導 再溝通啊
我想象的是 情緒就是個孩子 你如果當時沒釋放它? 事后也沒跟它連接接納,它會以為它是不受歡迎的,于是會一直累積負面情緒,反而會招來更多驗證自己存在感的事情。
20171128
http://www.lxweimin.com/p/b63afa8780ec?
很感謝看到這篇文章,更加系統地解讀了情緒,在自我療愈的同時,我還要去告訴我的孩子,不同情緒的作用。
【實踐】
我和跳兒去制作了情緒卡片
用相應的顏色
比如黑色畫一個小人 寫一個害怕
有時候就玩這個游戲 拿出代表你情緒的卡片
這個來源于正面管教里的 情緒臉譜 網絡上也有賣的? 當時我想買的時候 老師說不要局限于形式 我就想自己畫唄? 又想到這本書。。。瞬間可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