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間看到這樣一個中考作文題目。是2021年廣東省出的命題為“這才是少年應當的模樣”。
我對著題目思考片刻,一個少年應當是什么模樣?許多詞匯便在我腦海里漂移盤旋,編織成一個一個中小學課本里的少年的形象,逐漸由模糊變得清晰起來。他是救火影響賴寧的模樣,在熊熊大火中奮力撲救,舍己為人的形象;他是小英雄雨來的模樣,面對日本鬼子逼問堅強不屈,斗智斗勇的形象;又是鑿壁偷光匡衡的模樣,因家窮無書,便借書挖洞,勤奮苦讀。這些少年雖未謀面,但此時都在我眼前,凝聚成一張“正能量”面容,剛毅果敢,又無私忘我;聰明睿智,又嫉惡如仇;勤奮刻苦,又心懷人民。這應當就是少年應有的模樣吧!
我們可以想出無數這樣的詞語,“正直,勇敢,努力,熱情,善良”等等,一切“正能量”的詞,都可以往上套,反正少年們也都只是為了考試,他們寫下這每一個詞,他們能做到嗎?你又能做到嗎?
少年是一個群體,并非個體。當我們說一個群體應當是一個什么模樣時,像極了工廠流水線上的產品,這些產品功能款式顏色味道完全一樣,但若偶有機器的誤差生產出一個特立獨行的產品,我們定要將它揪出,當作次品扔掉。少年是工業產品嗎?少年應當一模一樣嗎?
若少年都一模一樣,當我們帶著孩子走在街上,你會突然發現,除了樣貌不同,所有少年幾乎都像是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們性格一樣,喜好一樣,面對事物的表情幾乎都一樣。你會驚奇為何會這樣?少年會對你說,你看,這不就是,少年應當有的模樣嗎?
很難想象,一個作文題目讓身為少年的本體,對其他所有少年們說,你們應當是這個模樣。然而少年們是如此的與眾不同,是如此的特立獨行,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特點。他們也許是自私的,他會說:“你是我的朋友,我不允許你和他人交朋友”,他們也許是狡猾的,他會說:“媽媽,我肚子疼是假的,我只是今天不想去上學了”,他們也許是癡情的,他會說:“我真的很喜歡小晴,我會一生一世愛著她”。如果你問他,你認為少年應當是一個模樣嗎?他一定會斷然拒絕你,他會說:“如果大家都一樣,喜好相同,我是所有人都朋友,所有人是我的朋友,“朋友”便沒了意義。如果大家都一樣,性格相同,我在媽媽眼里便不再特殊,我所做的與他人無異,媽媽不在夸獎或鼓勵我了。更重要的是,我的戀人去了哪里?那個萬芳叢中最美麗的那位,支撐我有動力去上學的她去了哪里?”。少年希望自己和他人都一個模樣嗎?顯然不想。
那到底是誰想讓少年一個模樣?出題的人想,出題的人想弘揚正能量,他們利用作文題目強加一個“應當”的模樣給少年,也讓少年強加給其他少年。設計丑陋校服的人想,他們要遏制少年談戀愛,讓每個少年專心學習,強加給少年一套生理的限制。老師們也想,他們設計一套精密的高考,所有的少年學習這同一套內容,一切的一切都為考試服務,強加給學生思想的鋼印。然而這背后,究竟是誰想讓少年一個模樣?反正有一點我肯定,少年并不曾想過,他們或許是沒有想,或許是不能想,又或者是不敢想。就像這道作文題目一樣“少年應當有的模樣”,少年們都在堆砌辭藻想象少年應當具有的樣子,然而并不會有人站出來說,少年不應當有什么統一的模樣。畢竟他們也要拿高分,他們也要弘揚價值觀,不是嗎?
少年們,你們就是你們,你們不應該擁有統一的模樣。那些描繪給你們的模樣,都是大人們精心設計的,他們想讓你們成為聽話的,統一的,易于控制的工業生產品而已。你們,像河流,像花草,像繁星,像風,像雨,像歌。你們可以為這個社會帶來什么,也可以不為這個社會帶來什么。請記住,你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