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對于大學這本書,這句話有自己深刻體會,每天反思精進自己。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p>
一、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明確目標,才有正確的努力方向,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方向若對,事半功倍。人生好比揚帆起航,如果不知道方向,任何風都不是順風,航向對了,早晚快慢都有駛向彼岸,選擇好努力方向很重要。那么如何選擇努力方向呢?我個人認為首先了解自己價值觀和內心追求,同時挖掘自己優勢和潛能,通過定位,和平臺曝光,不斷放到個人影響力,互聯網時代注定是個人IP崛起的時代。
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凡事都有因果,想要追求好結果,就要種下善因。事物發展都有其規律,凡物都有根本有末節,凡事都有終端有始端,知道了它們的先后次序,遵循天道,才能更好成事。
三、謀局好,才能結果好
個人也好,公司也罷,要有謀局觀,大局觀,順勢而為,不要逆流而上,會被社會滾滾洪流所淹沒。謀局,恰似長跑,貴在堅持,需要時間的驗證,切忌不可操之過急,過程可控,未來可期。
四、通過小事來修煉
小事見人心,通過觀察人們對小事的行為,來判斷一個人內心的。每年小事都有做的更好的一種可能,對于自己謀定思維也是一種提升,不斷提升處事不驚的能力,關注細節修養,慢慢變得多承擔一些,積極向上,變得更有思考力和行動力。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尋找,付出和收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磨練心性,提升認知。
五、不要輕易否定別人
遇到別人的答案,不要反應太快,不假思索的否定對方答案,每個人認知不同,所處立場不同,會有不同的看法,學會存同求異,學會包容和豁達,明知道不對,不要正面批評,特別是在當眾正面批評,這也是管理大忌。先傾聽,再不帶主觀色彩,給出建議和意見。
人生短短數十載,在有生之年學會謀自己人生之局,做有意義的事情,不辜負每一寸美好時光,就能活出一個豁達慷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