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孔子的言論,我覺得先把他老人家的原文拿出來看看,要不然光看字面意思,可能會誤導視聽,誤會孔子老人家。
“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意思是說,小的時候不敬順兄長,老的時候又沒什么可說的成就,然后老了不死,真是害人蟲。
所以,“老而不死是為賊”其實是一個連續劇。也就是咱們平常戲謔那一屆人時說的那句話,不是現在的老人變壞了,而是當年的那屆流氓變老了。
所以,不是誰家的不孝之子,也不是誰家的惡毒兒媳婦口中的“老不死”,而是年輕時就不正經,老了還為老不尊。能不讓人罵嗎?
然后,以上都是孔子老人家的言論,不敢冒犯。以下是我的一點逆天的看法,歡迎拍磚:
小時候不敬兄長,別怪他呀,怪也只能怪他的監管人不力,沒有監管到位,搞得小孩子四六不懂,六親不認的。
長大了,還是一事無成,我估計還是要追溯根源,從小就沒有教育好,還寄希望于未來基因突變嗎?一個人的成長是有連續性的,給他種下什么樣的因,他就會收獲什么樣的果。怪也只能怪他的父母了。
這些都是戲謔的言論哈,不過,應該是有一定的道理。
最后想說,如果他僅僅是老了一事無成,能活到現在,至少他還能養活自己吧,僅僅因為他一事無成就賜死,也太過了吧?庸庸眾生,有多少還不是一事無成?就因為一事無成,罪不該死吧?因為他沒有害人,也不算罪大惡極,就饒了他性命吧?他活的已經夠倒霉的了,是不是?
哈哈,純為戲謔,不要當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