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散文: 《小樓一夜聽春雨 》
? ? ? ? ? ? ? ? ? ? 作者:夜雨一江
? ? 這連續不斷地春雨,嘀嘀嗒嗒下了一個多星期,真叫人有點受不了。
? ? 年剛過,這放松的心情沒還原,似乎又緊縮了起來,唉,這春雨綿綿,讓人百無聊奈也。
? ? 昨晚,我早早地就上了二樓,真有那“躲進小樓成一統”的感受,先上網好一陣,再看書又一陣,接著上床開電視一陣,也許是我住的是頂層,那小窗外的雨滴聲,即使是打開了電視仍聲聲入耳,沒法,終于在更深雨濃之時進入了夢鄉。
? ? 早起后,第一聲入耳的還是那嘀嗒的雨聲,拉開窗簾,只見細雨濛濛,天空一片灰暗,我幾乎要罵出來:“這上海的鬼天氣!”。
? ? 望著窗外,雨像絹絲,又像是一團濕漉漉的煙霧,遠近的景物都被迷蒙的雨霧籠罩了,眼前的世界被封鎖在密如珠網的雨絲中。往遠處看去,街道、樓房、行人,都只剩下了有些模糊的輪廊。眼前的景象,讓我獨立良久,忽然,那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詩境油然而生。
? ? ? 是啊,我煩春雨,簡直是煩的沒有任何道理,豈不知“春雨貴如油”,“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難怪,我與古人的情趣相差太遠,該罵的是我了。
? ?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 ?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 ?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 ? ?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 ? 這首詩,是宋朝偉大的愛國詩人陸游,六十二歲在臨安所作。詩句寫了江南的春夜,通過杏花春雨表現了臨安的獨特風光。其上下句不是孤立寫兩事兩景,而是互相承接,寫事物的前后關連,在詩律中稱之為“流水對”。正是這一夜淅瀝的春雨滋潤杏花開放,明朝小街深巷才有杏花叫賣。此聯意境清新,富于美的意蘊,但聯系全詩看,亦有情春感世之意。故清人舒位《書〈劍南詩集〉》云:“小樓深巷賣花聲、七字春愁隔夜生。”
? ? 放翁少年時的意氣風發與壯年時的裘馬清狂,都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雖然他光復中原的壯志未衰,但對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軟弱與黑暗,是日益見得明白了。這一年春天,陸游又被起用為嚴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臨安(今浙江杭州)去覲見皇帝,住在西湖邊上的客棧里聽候召見,在百無聊賴中,寫下了這首廣泛傳誦的名作。
? ? ? “小樓”一聯是陸游的名句,語言清新雋永。詩人只身住在小樓上,徹夜聽著春雨的淅瀝;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傳來了叫賣杏花的聲音,告訴人們春已深了。綿綿的春雨,由詩人的聽覺中寫出;而淡蕩的春光,則在賣花聲里透出。寫得形象而有深致。 傳說這兩句詩后來傳入宮中,深為孝宗所稱賞,可見一時傳誦之廣。
? ? 歷來評此詩的人都以為這兩句細致貼切,描繪了一幅明艷生動的春光圖,但沒有注意到它在全詩中的作用不僅在于刻畫春光,而是與前后詩意渾然一體的。其實,“小樓一夜聽春雨”,正是說綿綿春雨如愁人的思緒。在讀這一句詩時,對“一夜”兩字不可輕輕放過,它正暗示了詩人一夜未曾入睡,國事家愁,伴著這雨聲而涌上了眉間心頭。
? ? 李商隱也有“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是以枯荷聽雨暗寓懷友之相思。陸游這里寫得更為含蓄深蘊,他雖然用了比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還是要表達自己的郁悶與惆悵,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為背景,才與自己落寞情懷構成了鮮明的對照。
? ? 正如又一首古詩所頌:“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我在默默的想著,也許這場瀟瀟的春雨過后,山當青了,水當綠了,那汩汩流動的溪水,會愈發湍急秀麗起來。
? ? 綿綿春雨把大地染綠了,軟軟春風把河水熨暖了。在春雨的滋潤下,麥苗會長得更翠綠,油菜花兒會開得更金黃。忽然間,我那焦灼中憂煩斜斜而去,在雨絲的飄逸中,我算是讀懂了春雨的似水柔情,感到有一種無言的美麗在眼前。
? ? 想到這兒,我連忙轉身下樓,抄起一把雨傘,走進了雨霧中。頓時,一陣清新涼爽的感覺滲透全身。初春的雨滴是冰冷的,可空氣中卻有一股濕潤溫暖。
? ? 春雨仍瀟瀟地下著,小區路邊柳樹上的枝條朦朦朧朧有了一層淡綠的色彩,雨水順著樹尖滴下來,變成了一串串水霧,那景致就好像是一幅中國畫。園圃地面也濕潤了許多,小草似乎散發出一種淡淡的雨香。我的心情也好像被雨水清洗了,一種明朗、歡愉的情緒在滋生蔓延,甚至傳遍周身。
? ? ? 透過綿柔如煙的雨紗,望著那些打著傘、匆匆上班的行人的腳步,我心里不由自主地感嘆:有春雨的日子是溫暖的日子,有春雨的日子是希望的日子。
? ? 是啊,這綿綿的春雨不僅送來了濃濃的綠意!這綿綿的春雨還送來了明天的希望!...... 春雨真好!春雨真美!
? ? 2010,3,5,于上海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