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級考試即將臨近,面對馬上到來的考試,我表示有點慌亂。慌亂中我在為此次的考試做著準備。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做了一個大意概括題。正確率三分之一,扔下卷子,腦海中閃出一個問題。一直叫嚷,提倡的教育改革到底改了什么。中國的教育是貧是富?是輕是重?很難說得明白。我作為當今普通大學生的一員有一些自己對教育和學習的看法。
01.? 因為自己生于農(nóng)村長于農(nóng)村,農(nóng)村的教育與城市教育存在許多差距。比如,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等。可能就是由于這些差距吧,我認為我的小學生活是相對輕松的。按時按點上學,下學。之后我們就是自由的,在農(nóng)村的廣闊天地里打鬧玩耍。沒有輔導班,沒有才藝班。
02.?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為了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她們多數(shù)把孩子送去城鎮(zhèn)寄宿或者是舉家遷居。上課,補課,學才藝,各種課程讓孩子喘不過氣來。她們的童年就這樣被眼花繚亂的課程充斥,沒有更多的自由,沒有屬于自己的玩樂時間。雖然父母良苦用心,只怕自家孩子差于別人,但是父母給孩子日程排得滿滿的,是她們喜歡的或是可以接受的來的嗎?父母有問過孩子的感受嗎?這樣子真的會讓她們的發(fā)展之路平坦而不受阻嗎?我覺得未必如此。我親眼看到自己的表妹背著沉重的書包往返補習班,我也了解她并不想去補習班,但是她還不能自己全權做選擇,在父母的安排下習慣性的往返。如果有一天,在本該去的時間沒有去,我會聽到她發(fā)自內(nèi)心的聲音:“姐,我們老師今天通知不去上課”。轉而,她高興的笑了。
03.? 是啊!她們的學習生活相較我在此階段的學生生活,我是幸福的。當然了,今天出現(xiàn)這樣的教育現(xiàn)狀,不是父母的問題更不是孩子的問題,也不是老師的問題。這和我國的國情和我國當前的發(fā)展水平以及對人才的需求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我國是發(fā)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及西方國家的教育方式輕松。我國需要更多發(fā)展的,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多才多藝的人才。為了更好更快的符合國家的發(fā)展要求,父母急了,學生急了,老師急了。在未來充滿競爭的時代里,我們必須趕超,奮進。這是總體趨勢,但是父母們,請稍稍給她們一點屬于她們的時間與自由,盡可能多的了解孩子喜歡什么,想要什么,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鉆研。不要跟隨大流,一概而論,最后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就可惜了。
04.中國的教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制度就是考試。大大小小的考試貫穿學習的始終。最為重要的當屬高考制度了。千萬學子,埋頭苦學,只為踏進高等學府,理想的大學。于是便有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說。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因為從初中起,老師就對學生說,上高中就好了,上高中老師又會對學生說,上大學就好了。大學是象牙塔,高考勝利離成功就不遠了,大學是自由的,美好的。讓眾多學子向往,期待。
05.? 熬過高中三年,在高考兩天決定了我們的成敗。幾家歡喜幾家愁。一部分人走向了社會,多數(shù)人進了一直以來期待的大學。我便是多數(shù)中的一個。不可否認,大學是個好地方,人才聚集,各展風采。時間上也比較自由,沒有太多的課程,可以更多的選擇自己喜歡,想做的事情。但是,這種自由是相對的,大學扔要通過考試的方式修夠自己的課程。另外還有其他的比如英語四級,計算機二級,教師資格證考試等職業(yè)與技能考試。
06.如此一來,我們的學習生活最后都要落實到考試。然而,我們的教育更多的被稱為“應試教育”。希望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盡快全面實施。也不希望國內(nèi)教育沒有考試,因為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們的國家不能發(fā)生如此大的轉變。只希望學生不要帶著沉重的心情,朦朧的睡眼,厚重的書包去上學。讓她們輕松快樂的學習。父母輕松愉快的幫助孩子學習。
學習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