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文/夏至育兒
剛剛過去的5月,有一件事特別令人觸目驚心——
浙江嘉興桐鄉市某幼兒園大班孩子反映,如果在學校不聽話,老師就會要求他們排隊脫褲子打針。起初家長們沒有在意,以為是老師們的嚇唬,后來家長們發現孩子屁股上真有針孔,這才報警。
警方與家長代表、園長等人一同在學校搜查,發現了注射針,里面有藍綠色不明液體。
后經公安機關查明,5月8日、17日,教師沈某對該班九名不按時午睡和不按要求喝水的學生采用針筒打針方式嚇唬,并對仍不聽話的學生進行針刺,造成學生臀部局部表皮狀紅腫或點狀破損;現場檢查獲取的針筒內藍色液體為水粉畫顏料稀釋液。
作為孩子的母親,看到這則新聞時,非常震驚,孩子是我們的寶貝,心頭肉,平時打罵都舍不得,卻要忍受這種形式的針扎,且不是一次兩次!
這件事中的家長,有兩處需要反思:一是有的孩子被扎,卻沒有告訴家長。二是給家長反映情況的孩子,并沒有及時得到保護。
孩子越長越大,家長不可能做到24小時全天候地陪伴孩子,孩子開始擁有自己的空間,他去學校、上輔導班,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那么為人父母的我們,應如何教導孩子保護自己,且遇到問題時及時反饋給家長呢?
我們家大寶剛上幼兒園時,剛滿三歲,我很擔心,怕他在學校被欺負,怕老師對他不好,怕他受到傷害我卻不知道。 幼兒園里雖然安了監控,但是有死角,我有工作在身,不能時時盯著監控關注他的一舉一動。那應該怎么辦呢?
我就想,每天他放學的時候,問問他在學校里的過得怎么樣就好了。
“今天在學校里發生了什么事啊?”“老師和同學們對你好不好啊?”可是,無論你怎么問,他都不回答。
是因為語言能力發育的不好嗎?可他平時講話能說會道的。
我頗費解,咨詢了很多這方面的專家。回復是:孩子的注意力不在這方面。特別是男孩,愛玩,貪玩,玩得高興,很多事情都不注意,也不在乎。
可這樣,就放任不管了嗎?
有一天,我在一本育兒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實踐后,令我豁然開朗。
書上說:由于孩子們在入睡前通常感到很舒適并愿意說話,就寢時間可以成為你們每天最好的時刻。你會吃驚地發現你和你的孩子相互了解了那么多。這種時刻的作用遠遠超出了幫助一個孩子入睡,充滿了相互之間的愛、信任和甜蜜。
于是,我和寶寶實施了這個環節,并稱它為“秘密游戲”,互相說出自己今天發生的高興的事兒和傷心的事兒。這是睡前寶貴的親子時光。
果真,很多白天問他他不愿意回答的問題,在“秘密游戲”時問他,他都非常樂意回答。
比如他會說,因為玩沙子時和小袁搶沙子,被老師批評了。
他會說,班里的小張和小趙打架了,但老師沒看見。
他會說,小朋友畫畫時把桌子弄臟了,他拿桌布幫助小朋友擦干凈。
他會說,自己因為做手工做的好,被老師表揚了。等等。
從此以后,兒子上幼兒園,我再也不用擔心了,因為無論是發生了高興的事兒,還是難過的事兒,在“秘密游戲”環節,我都能夠知道。
其實,“秘密游戲”環節,不僅是得知孩子在校表現的機會,也是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那么怎樣有效實施呢?
一、要認真觀察孩子,給“秘密游戲”尋找素材。
比如說,白天時我和寶寶打球,他因為接球接到的少,氣鼓鼓的,說什么都不聽。晚上輪到我說高興的事兒了,我就說:媽媽在單位制作一個報表,不會弄,挨了領導的批評,后來媽媽看書學習,又請教了很多同事,才把報表做了出來。無論是誰,都會碰到困難,也會犯錯,但是及時改正,認真學習,就會越來越好。
二、多用積極的語言鼓勵孩子,而且要具體。
有一天晚上我和寶爸、寶寶三人進行講故事比賽。輪到寶寶說時,我發現寶寶特別緊張,慌慌著把故事講完了。睡前,輪到我說高興的事兒的時候,我就說:今天寶寶講故事講得特別好,媽媽都沒想到,寶寶把故事情節記得這么準。不過寶寶講的時候,能跟爸爸媽媽一樣加點動作,來點提問,就更好了。
第二天,寶寶果真開始提問問題了,而且講到高興時,還揮舞起來小拳頭。
三、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寶寶有時候生氣的時候就打人,而且摔東西。晚上我講生氣的事兒時,我就說:媽媽今天碰到了什么什么生氣的事,媽媽是怎么排解氣憤的呢?1、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說出來后,就沒那么生氣了。2、可以喊叫、可以哭等等3、但是不可以打別人,也不可以摔東西。
后來孩子這個問題就好很多,很多時候,孩子有了問題,是因為他不懂得解決的辦法。
四、要信任且重視孩子說的問題。
反觀這件事情的家長們,有的孩子給家長說了老師給不聽話的孩子打針這事,可是家長卻憑自己的主觀臆斷以為是老師的嚇唬。如果家長能立即看看孩子的屁股或者找校方了解此事,孩子也不會再被扎針。
“秘密游戲”這個環節,不僅能了解孩子一天的表現,而且能知道孩子內心的感受、想法,更能讓爸爸媽媽們對孩子進行高效地引導教育、給孩子樹立個好的榜樣、教導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和朋友相處……
美國作家哈伯特說:父母總想給孩子一切,卻把孩子最需要的一件東西排除在外。那就是時間:傾聽孩子說話的時間,理解他們的時間,幫助和指導他們的時間。事情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卻是難的,也是為人父母者要做出最大犧牲的事情。
而孩子們極需知道、并以他們能夠理解、能夠記得的方式聽到、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幫助。特別是在孩子還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時,我們要教會他成長,且給予他保護。
漫漫成長路,不僅是對孩子的考驗,也是對家長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