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爾排序
希爾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種。也稱縮小增量排序,是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一種更高效的改進版本。希爾排序是非穩定排序算法。該方法因DL.Shell于1959年提出而得名。 希爾排序是把記錄按下標的一定增量分組,對每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排序;隨著增量逐漸減少,每組包含的關鍵詞越來越多,當增量減至1時,整個文件恰被分成一組,算法便終止。
希爾排序過程
希爾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將數組列在一個表中并對列分別進行插入排序,重復這過程,不過每次用更長的列(步長更長了,列數更少了)來進行。最后整個表就只有一列了。將數組轉換至表是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算法,算法本身還是使用數組進行排序。
取一個間隔稱為gap,在這個間隔步長取值分為幾組元素,分別插入排序,最后步長為1的時候插入排序。
最核心部分還是插入排序。
代碼實現:
# coding:utf-8
def shell_sort(alist):
"""希爾排序"""
# n=9
n = len(alist)
# i=4
gap = n // 2
# i = 1
# gap變化到0之前,插入算法執行的次數
while gap >= 1:
# 插入算法,與普通插入算法的區別就是gap步長
for j in range(gap, n):
i = j
while i > 0:
if alist[i] < alist[i - gap]:
[alist[i], alist[i - gap]] = alist[i - gap], alist[i]
i -= gap
else:
break
gap //= 2
if __name__ == "__main__":
li = [54, 26, 93, 17, 77, 31, 44, 55, 20]
print(li)
shell_sort(li)
print(li)
結果:
希爾排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