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美的艷遇,是遇見另一個自己。——《七月與安生》
對電影一直都沒有特別的熱情,乃至于刷了這么多關于《七月與安生》的影評以后,我在特別偶然的情況下,才看完了這部電影。我的腦海里,開始不斷浮現(xiàn)里面的場景,甚至讓它們支離破碎地猛然闖入了我的夢境。
從小愛好各種小破壞,認為文胸就是對身體的束縛,喜歡酒吧里熱鬧蹦跶的場景,然后每天生活在自己的瘋狂歲月里,這樣的安生就是我記憶時光里那真實存在的妹妹嬌嬌。
在計劃生育的年代,我作為家里的第一個孩子是無比幸運的,我在童年里幾乎享受了全部父母。我七歲的時候,才知道有妹妹嬌嬌的存在,嬌嬌此時快六歲了,正是要回城上小學的年紀。
嬌嬌從鄉(xiāng)下被接回來的時候,她一直黏著一手照顧她長大的祖奶奶,淳樸而又驚恐的眼神讓我印象極其深刻,祖奶奶離開的時候,她撕心裂肺的哭聲至今還回蕩在我的耳邊。而后,我們扭捏著互稱了姐妹。此后,我一面欣喜若狂于我居然有一個一奶同胞的親妹妹,同時又暗自擔心會因此少了一些來自父母的愛。
我和嬌嬌的童年充滿了親昵和矛盾,我們了解對方的喜好,享受一起嘻哈快樂的日子,又似乎很容易充滿敵意,一點小事就變成了大動干戈。嬌嬌故意用刀片刻壞了奶奶的縫紉機,卻要最后留下我的名字。戳穿之后,大人們怒了,我開始憤怒地添油加醋。不多久,我們又和好如初。七月說:“我恨過你,但是我只有你。”
逃課、找人單挑、夜不歸宿,嬌嬌在初中過后開始愈加叛逆,父母為此頭疼不已,而我卻和嬌嬌的感情莫名越來越好。我不了解她的世界,卻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有憧憬有向往,但是從來不會去真的嘗試。
嬌嬌沒多久就輟學了,她獨自一人去了深圳,后來又輾轉到武漢、長沙等很多地方,她留著殺馬特的發(fā)型,做過很多工作。她就像安生一樣,和我講述著外面所有的一切。那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充滿新鮮的世界,她自由自在過著她所認為的人生。
安生寄給七月的明信片里,總是不斷強調外面世界的精彩,從未透露過一絲生活的不易。但是我們知道,事實并非如此,她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糟糕的飯菜,曾經(jīng)認為應該愛她一輩子的吉他手卻堂而皇之與她人擁吻。那是一段在我們看來漂泊而又心酸的回憶。
嬌嬌也從未和我透露過生活的不易,她的描述里充滿了驚喜和浪漫,她在我的好奇里侃侃而談,卻又不斷感嘆為什么她不能潛心學習,她說,看到那些文字就覺得和天書一般。
其實嬌嬌剛上小學的時候,曾經(jīng)因為得了班級第一威風地站在講臺上戴著大紅花。這一刻卻深深刺痛了我,我向她發(fā)出了戰(zhàn)書,表示要挑戰(zhàn)下一次終考的排名。最終,我贏了,嬌嬌并沒有焦慮,她甚至直接表示在學業(yè)上不想與我比。
不久,嬌嬌愛上了舞蹈,我也喜歡,但是我沒有她天生的節(jié)奏感,我覺得嬌嬌實在太厲害了。我們都享受著在一起偷偷鉆研舞蹈技藝的時光。
悸動的青春讓愛情在心里發(fā)芽,嬌嬌也有一大堆她所認為的明戀和暗戀,但是總是三分鐘熱度,看起來就像過家家。我在初中的時候煞有介事地戀上一位男生,談笑間透露給了嬌嬌。
嬌嬌就像安生對七月動心的家明一樣,對我的暗戀對象也產生了莫大的興趣。后來,班上的同學都瘋傳嬌嬌也喜歡這個男生,其實我似乎也看出來了。但是我并不介意,我就像七月一樣,認為嬌嬌不可能爭得過我。最終,那個男孩并沒有左右搖擺。當然,他沒多久也在我們姐妹兩的青春里逝去了。
嬌嬌說,前二十年的人生幾乎充滿了我的影子,她追求我的樣子,超越我的樣子,她叛逆,但是她愛我,她說這是一種微妙而又復雜的情感。
其實,我又何嘗不是?
卡爾維諾在《樹上的男爵》后記里寫道:現(xiàn)代人是分裂的、殘缺的、不完整的、自我對立的;馬克思稱之為異化,弗洛伊德稱之為壓抑,古老的和諧狀態(tài)喪失了,人們渴望新的完整。
心理學家則認為,每個人都具有“顯性”與“隱性”的兩種人格。換句話說,每人除了表現(xiàn)外在眾人所見之“顯性人格”外,還有潛藏心底的“影子人格”。
我循規(guī)蹈矩地過著像七月那樣平靜的生活,在長輩們的期望中活成他們希望的樣子,追求著在他們看來人生中必須追求的東西。
高考之前,我特別特別累,每時每刻都覺得腦海中那根弦會隨時斷掉。家門口的那個大樹,我無數(shù)次對著它發(fā)呆,然后羨慕它盤根錯節(jié)地在陽光下恣意生長,蜿蜒的藤蔓可以舒適地在藍天下無盡地舒展,而我只能在狹小的書桌旁面對著題山題海。
此時,嬌嬌在外縱橫著她的人生,我記得她興高采烈、喜上眉梢的樣子,我記得她那喋喋不休、滔滔不絕的話語,我記得她那暢想的天空,飛揚的夢想。
后來,嬌嬌戀愛了,真的戀愛了。那個小伙子也和她一樣,擁有著張揚的青春,無畏的勇氣。我記得父母特別反對,嬌嬌只有我這一個支持者,我只是單純地覺得那是屬于他們自己想要的人生。
幾年后,嬌嬌結婚了,結束了在外奔波的日子,卻開始了在家鄉(xiāng)的各種折騰,大吵小吵,然后和好,繼續(xù)。遠方的我在電話里聽著這些細碎的故事,來了又走,漸漸成了一種習慣。
大學畢業(yè)后,我沒有按照長輩的意愿繼續(xù)走他們認為的坦途而深造下去。我叛逆地選擇了愛情,此時的我才發(fā)現(xiàn)內心中強大的自己。我和自己說,我只是不想后悔,不想為自己留下遺憾,想追隨內心的聲音,為自己認真選擇一次。
或許有的人不理解,為何七月在婚禮之前要勸說家明逃婚,她說她不想和一個不夠愛的人生活一輩子。其實,她只是在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這一刻,她是第一次這么勇敢。她想放飛自己的靈魂,找到那份真正的自由自在,而不是束縛在曾經(jīng)的想象里。
大城市的生活自然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加焦慮,而我也開始折騰起自己的人生。我一邊朝九晚五地在企業(yè)安穩(wěn)地上班,一邊開始倒騰自認為屬于我的創(chuàng)業(yè)天地。我開過淘寶,弄過直銷,甚至親自操刀過實體店,在慌亂中接受一段又一段的慘敗,我開始頻繁覺得生活的一地雞毛。
某一天,我想安靜了。沒有男友的求婚,我煞有介事地通知他什么時候去領證,男友被我突如其來的電話嚇了一跳,但是他似乎早已適應這樣的我。我開始認真規(guī)劃每年的生活目標,然后按照目標的進度和他舉辦婚禮、撫養(yǎng)子女,瞬間覺得日子過得充實又充滿希望。
幾乎是同時,嬌嬌告訴我,她找到了事業(yè)的歸宿,那就是成為一名舞蹈培訓老師。后來,嬌嬌成功了,她創(chuàng)辦的培訓中心紅遍小鎮(zhèn)。那年暑假,我看到他們一家,那是幸福的一家,平靜又充滿愛。
七月正是夏季最熱的月份,那是最熱烈的季節(jié),又如何永遠裝成沉穩(wěn)安靜的秋天?而安生終其一生,或許就是為了尋找那個值得她安放一輩子的人生。
是的,踩著七月影子的安生才是幸福的,每個幸福的人們最后都活成了平靜的安生。
七月與安生,我們心里都住著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