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的孩子。
之所以念不好書,是教育不符合我,我依然是這世界獨一無二的“特殊人”,我的父親生我時就料到了今天,我的名字中含有“志”也含有“華”,我非凡人,立志成為一名科學家是天生的使命,我30歲的時候人類會因為我的誕生而改變生活。
雖然那時候我每天除了上學就是回家喂雞,我仇視父母忘了我是名科學家。不過,苛刻的成長環境下,我還是設計了一臺“自動喂雞機”,我想讓這機器替代我工作,才能跟小朋友一塊去玩彈珠,但是我又發現,沒有工廠愿意生產我的機器,也許正因為這樣,中國永遠無法罷脫手工農業的時代。
畢業了,我依然認為自己腹有良謀,有經天緯地之才,成為推進人類發展的科學家仍然是畢生的使命。
不過,后來。。。后來。。。后來的后來我成了一名程序員,我仍然以為自己與科學界還有所沾邊,我熱衷于自己的工作。
我與凡人一樣,有了老婆,又有了孩子,我對自己說,科學家也要有房住,于是,我把本用于科研的錢都買了房。為了房供,我找了份工作,自認為薪水不錯。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終于把債都還了。
我突然發現,自己跟凡人一樣活著,我所發明的“自動喂雞機”也很多工廠在生產了,我不知道他們從哪來的圖紙。我從新回想到小時候,發現那個30歲就能改變人類生活的科學家已經快四十了,我差點忘了自己是名科學家。
我回頭看了下坐在電動車后面去上學的女兒,我發現她才像個科學家,越看越像,她成不了科二代,卻可以通我的教育成為一名很優秀的女科學家,必竟在這個時代還是很少女孩能登上科學的頂峰。
我想通過游戲引導她走向科學,激發她的求知欲望,于是,我買了臺最好的設備給她。
我失控制,她喜歡上了網絡游戲,后來認識了位游戲玩家,談上了,一氣之下,我把電腦砸了,那以后,很久都沒聽到有人叫我爸了。
不管你愿不愿意,墻上的時鐘都在一秒一秒地走著,她大了,要嫁人了,我能看出我的女婿很有科學家的思維,于是我同意了。
我對自己說,年青人有自己的理想,因該出去闖份天地,因為她們兩年沒回家過年了。
我六十多了,有時間了,可以做自己的事了。
那天,我從養老金里拿出錢,買了材料與工具——開工了。
頂著鄰居的怨言與諷刺,科學的歷程就是要忍受傳統世俗的阻礙,我還是順利完工了我的“自動喂雞機”。
有一天,女兒突然回來了,我蹲在機器旁邊,她大叫了幾聲,我沒回應,她直問“你咋了。。。咋了。。”,她覺得我生病了,因為鄰居都認為我病了,雖然我堅持著說“我沒病”,還是進了醫院。
那天,上初中的孫子來看我,我撓著自己發麻的屁股問“上學最喜歡哪門呀?”,答到“物理”。我停下動作,像是沾到了冬日里陽光,一陣暖和,于是,開始向他講解“弱永動力”實現的可能性。一直講到天黑,外頭護士大喊著叫我睡下了。
再后來,孫子也不愿意來看我了。
我還是深信,孫子能成為新一代的科學家,我想給他留下點什么,讓他踩在我的肩膀上繼續攀登,我開始編寫實現“弱永動力”的實驗思路與實現原理,希望孫子長大后能承接我的科學實驗,找到弱能源放大動力的可行證據。用于緩解能源危機,革新人類對能源低利用率的錯誤方式。
我再也沒動過那臺機器了,不吵了,居委會沒來找我了,它與我一樣安靜地躺著。我看著天花板,寫完了我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