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傳播的四種形式:一文字,二圖像,三聲音,四視頻。
文字是一種太古老的形式。當我們的祖先住在山洞的時候,就開始用石頭去刻線條,等到線條的意思固定下來,達成共識,文字便產生了。它是一種高度抽象簡化的表達。(有太多的中外名著可供我們閱讀。我們中國文明就有上下五千年,加油閱讀吧,少年,青年,中老年。這樣寫著寫著我都有點灰心了。。。)
圖像也是從石刻線條開始,形成更復雜的線條,更直觀的表達或具象化。等到精細成相片級別,它的識別就不必區分種族、國家,甚至不必有人類的共識。當你給自家的狗看一個骨頭的圖片,它也會興奮的叫起來。一目了然,說的就是它。同時就因為太具體,相對于文字,反而丟掉了大部分的想象空間。如果,作者文字中寫“狗”,讀者腦海中會浮現“大小胖瘦,溫順、暴怒、膽小或勇敢的狗狗”,然而圖像一出來就定型了。所以各種翻拍熱門ip影視劇,不受人待見,受到原作讀者的吐槽!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章是作者和讀者的想象共同完成的。(看圖說話是我們從嬰幼兒就開始的,長大了,列提綱、看思維導圖就多一些。沒時間看電影,可以試試《圖解電影》APP,有驚喜!)
聲音本就來自于自然界萬物的震動。動物的吼叫,植物的搖曳,人類的呼喊。當聲響變成音律,真理變成歌謠,聲音承載了太多的情緒。(社會一直在加速,當你沒有時間坐下來,看書,文字又變成了《每天聽本書》)
視頻=語聲音+圖像。以前沒有電視,電腦,手機,我們看到的都是直播現場版。大家放下手上的活計,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的約起來,嗨在一起!遠古的篝火晚會,古代的青樓賽詩,近代的茶樓說書,當代的郭德綱相聲。現在不同了,在電腦、電視旁,隨時24小時不限量供應:暫停,快進,回放。任君選擇!(網絡視頻學習已經是成人教育的主要方式。比如職稱考試,執業技能培訓各類網站,APP。更不用說QQ微信群組以及小浣熊YY)
在這個時代,獲取知識門檻越來越低。信息像海浪一般向我們涌來。請找到適合你的方式高效率的獲取信息吧!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聯系)
池恩琛
寫于2017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