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約定的時刻,埃尼阿克所在的房間大門剛一打開,官員、學者和記者就擁了進來。實驗室成員阿瑟·伯克斯(Arthur Burks)站在這臺龐大的機器前,向所有人表示歡迎,并迫不及待地與大家分享這一歷史性的時刻。他介紹說,埃尼阿克是為進行數學運算而設計的,“如果這些運算進行得足夠快,就可以及時解決幾乎任何問題”。伯克斯宣布,他要把埃尼阿克計算“97367自乘5000次”作為今天演示的開始。當所有在場的記者都埋頭伏案準備在記事本上計算時,伯克斯提醒道:“別眨眼,它馬上就好。”說完,伯克斯便按下啟動鍵,記者們還沒來得及抬頭,計算結果就已出現在了伯克斯手中的一張打孔卡上。
接下來,伯克斯讓埃尼阿克計算了它最熟悉的問題:炮彈在30秒內從炮口到目標之間的運動軌跡。對于這樣的任務,如果靠人工計算,需要一個專家團隊工作三天時間,但埃尼阿克僅在20秒內便完成了這個任務,甚至比炮彈本身飛行的速度還快。要特別提到的是,參與埃尼阿克工程的女性工程師先驅之一瓊·巴迪克(Jean Bartik)也出席了這場演示活動。她回憶道:“一臺機器能有如此之快的運行速度,這是聞所未聞的。在場的每一個人,包括著名的數學家,都對他們所看到的一切感到驚嘆與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