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
今天剽悍晨讀分享的書是《一分鐘心理咨詢》作者是認知行為療法先驅者阿諾德·拉扎勒斯和心理學博士克利福德·拉扎勒斯。
剽悍晨讀這次分享了書中關于養成良好思維習慣的幾個重要內容。
1.帶著批判的偏見
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有人會這么說,“他那么胖,肯定很懶吧”,“他那么高冷,一定很難相處吧”,“她那么好看,一定很多人追吧”。
然而事情并不是這樣的,我就深有體會。對不熟悉的人,我說話很少,也不會主動討好,就會被別人認為很高冷,很冷漠。但熟悉我的人都會知道,其實我是個神經病,哈哈哈
像這樣一開始先入為主的給對方一個批判的偏見,今后這樣的偏見就很難有所改變了。所以我們不能在少量信息下就做出決定,不能憑第一印象就做出判斷。
得不出成熟結論的人往往會犯大錯誤。
2.關于拖延
這個話題對于我來說有點犯怵,拖延癥晚期的我還是不想放棄再努力一把的機會。
關于拖延癥的話題,我不止一次的聽到過看到過,但是作用微乎其微,可以說根本沒有對我起到一丁點的激勵作用。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出現的緊迫感和想要變優秀的決心,加之江老師對我思想上的影響,鼓勵我讀書做筆記,這才讓我想要正視拖延癥這個問題。
說到江老師,真的非常感謝她,自己身邊有一個這么優秀的人真的是非常的幸運了,對優秀之人的崇拜仰慕之情會讓一個人進步的。
前天江老師送給我一本書(其實一開始是借給我看的,后來我死皮賴臉不給了),書名叫《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我想下次再詳細談。先來說說對我拖延癥的影響,這本書不算厚,一天的時間看完了,都是抽工作之余看的。昨天做讀書筆記,寫了滿滿四五頁紙,跟江老師一說,給我推薦了簡書。我當時還傻乎乎的說我喜歡手寫,就像喜歡讀紙質版的書一樣,哈哈哈,結果今天一早我就聽了江老師的話老老實實來簡書了,手寫實在是太累了,最主要的是太耽誤時間,我有這些時間我可以多讀好多頁書了。今天我又開始了另一本新書的閱讀,也是江老師極力推薦的書《財富自由之路》,通過這幾天來看,拖延癥有所緩解,但我知道這只是開始,希望自己能一直堅持下去。
3.做的藝術
是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事必躬親嗎?還在抱著“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包袱不放嗎?當然這些都是鼓勵我們動手的金句,但是真正在工作中,做事情是要有順序的,也是要有選擇的去做。時間就是那么多,把不太重要的是先做了,那重要的事就會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好好做了,所以要有順序的做,有選擇地做,甚至可以先讓別人做,發現里面需要重點做的事情你再去做。
總結,每一種表現的背后都由認知和思維所支配。所以,對待它們,一定不要“諱疾忌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只有對自己清醒思考,我們才有力量應對這個復雜變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