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力有重要呢?它操控我們的思維模式和情緒模式,影響我們的行為。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我們總會因為周遭的環境,諸如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物與物的關系,物與人的關系,這些都會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我們,那么如何能提升我們的心智模式,讓我們可以做到輕松,滿足,成功與快樂呢?
樊登老師曾經講過一段話:“人生里的任何事,都可以得到成功快樂,同時過程可以做到輕松滿足。”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我第一反應就是這怎么可能呢?想要成功和快樂本來就是一件很難得事情,大多數人的人生不就是過得特別痛苦無助,更不要說什么輕松滿足,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但是仔細想想,普通人和成功人的區別,最根本的就是心智模式的不同。同樣的一件事,普通人會把它當成絕望,痛苦,失敗,但是成功人會把它當成希望,快樂,成功。所以,這兩者的區別就是對待事情看法的不同,會導致我們的情緒不同,行動不同,結果自然也不同了。
那到底什么是心智模式呢?它是對待事物的慣性模式,存在于人的內心深處,思想依據的標準,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是以一種不被覺察的方式,決定一個人面對或處理事情過程中不同的思維模式與情緒模式。其實,這里面就產生了三個“看待”觀點:即你如何看待你自己,你如何看待有關的人,事物,你如何看待問題,這三個看待就是著名心理學家李中瑩先生所說的三層世界:物質世界,心理世界,系統世界。
物質世界---即人的意識,理性所反映的世界,包括整個自然界與人類社會,在這一層面上,我們總是按照意識上去判斷,講道理,談對錯。
心理世界---即人的潛意識,心理活動,這一個層面關注的上人的情緒和感受。
系統世界---人所在的系統,以及系統所賦予的身份和角色。在整個系統環境當中,我們是老板的員工,父母的孩子,伴侶的愛人等各種角色,我們必須維系整個系統的平衡,我們才能得到快樂和滿足。
所以,心智模式就是通過對著三層世界的解讀,那么我們如何提高個人的心智力,從而去尋找一種既成功又快樂,既輕松又滿足的境界?
1.有終身學習的人生態度,保持成長型的思維模式,不斷地精進自己,讓自己永遠保持一份向上的力量。
2.不在過去中徘徊,也不為未來而焦慮,應該把握當下,向著美好未來前進,簡單而快樂地生活。
3.對于眼前的不如意,把焦點從懲罰轉移到如何做得更好上,要從對錯看效果和意義,暫時的失敗并不算什么,永遠保持樂觀的心態。
4.管理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培養內心的力量感,控制好自己的心態,用高能量的姿態去過好每一天。
5.一旦發現自己原有的舊模式失效是,尋求改變才是最重要的,思維模式一旦發生改變,方向也就改變了,其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心智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但是只要你有所察覺,那么在未來的某一天,你會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