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旅行最大的意義莫過于帶給你意料之外的驚喜,以及預期之外的收獲,昨日的驚喜和收獲來自于云南個舊市沙甸鎮(zhèn)。
這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鎮(zhèn),距離最近的大城市個舊還有20多公里的距離,但這里有著世界第三、中國最大的清真寺——沙甸大清真寺。
雖然稱號這么響亮,沙甸大清真寺卻非常神秘,少有人知。我詢問了我的一位信仰伊斯蘭教的朋友,她告訴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個地方。
去之前是做了功課的,看到大清真寺的真容,還是被震驚到了。我是去過新疆喀什的,和沙甸大清真寺的奢華比起來,喀什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可太寒素了。
沙甸大清真寺以阿拉伯建筑風格為主,部分承襲了中國傳統(tǒng)宮庭式建筑,典雅氣派。整個清真寺沿中軸線左右對稱,有一個廣場、三座大殿講經(jīng)堂和四座宣禮塔,大殿中可容納萬人同時做禮拜。
大殿走廊用一系列拱門和回廊相連接,內有穹頂,造型按照13至15世紀清真寺建筑風格設計。
大殿的地面全由大理石鋪貼,周圍墻壁由白、金兩色組成,頂天立地的玻璃大窗顯得大殿更加高大、威嚴。除了講經(jīng)臺上的麥克風和大殿中橫向排列的地墊,其余空無一物,但還是給人富麗堂皇之感。
史料記載:“沙甸之有清真寺起于前明弘治中”。元末明初,朱元璋征討云南帶來大批回族士兵,駐守在沙甸,時間久了,士兵有做禮拜的需求,于是建起了清真寺。康熙23年,沙甸回族又集資進行了擴建,“視以前規(guī)制,廣大宏敞,煥燃巨觀”。
乾隆三十年,也就是公元1765年,穆斯林經(jīng)濟興旺發(fā)達,生活富裕,又在原址進行了擴建,規(guī)模更加宏偉壯觀,可容千人以上做禮拜。清道光年間,又進行了大翻修。
六百多年來,隨著繁衍發(fā)展,如今沙甸成為一個有著濃郁的伊斯蘭氛圍的滇南回族之鄉(xiāng),回民所占比例為98%。現(xiàn)在的沙甸大清真寺2005年開工建造,總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耗資上億元,全部由當?shù)啬滤沽志用窕I集,2010年投入使用。
脫了鞋子,順著臺階走上去,站在大殿的前面,感覺自己也莊嚴肅穆起來。遇到一位虔誠的穆斯林,盤坐在大殿門口,聽他深入淺出地給我們講《古蘭經(jīng)》的教義,口誦的阿拉伯語經(jīng)文,雖然不明白意思,但有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要離開了,這位偶遇的穆斯林大哥幫我們拍了很多天空之境的照片,讓這個神圣的地方更增添了一些神秘的元素。
要告別這里了,走下臺階穿鞋,那位穆斯林大哥沖過來對我們念了一段阿拉伯語經(jīng)文,并翻譯成了漢語,他希望我們能記住這句話。
中文很簡單,我記住了,摘錄如下:萬物無主,唯有真主,穆罕穆德是真主的信使。我沒有宗教信仰,只是在此記錄沙甸大清真寺之行給我的感受:打開眼界和心胸,這世界比你想象的更寬闊、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