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皮膚和黏膜中,既有益生菌,也有有害菌,正常情況下,它們維持著動態平衡,與我們相安無事。
然而,現在文明的生活方式,破壞了我們身體的菌群平衡。拿湖塘的生態系統打個比方:一個由很多植物和動物組成的生態系統,如果某一個物種的數量激增,并搶奪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導致其他物種大范圍消失,這個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有機循環便不能再進行,最終這個湖泊便會成為一潭死水。
而,我們有必要每天洗澡嗎?
還真沒必要每天都洗澡。
根據臨床觀察,那些幾周不洗澡的人,皮膚上的有害菌并沒有增加,反而是那些受哮喘或濕疹之苦的人,在皮膚上重新定殖了原本已經消失了的細菌。
我們每天都洗澡,甚至一天洗好幾次的話,皮膚上的微生物群就會因為遭到攻擊而紊亂。
洗滌效果強的香皂會洗掉可以保護我們皮膚的油脂,皮膚會變得干燥。使用堿性肥皂會讓我們的皮膚的酸性保護層變成堿性,而我們強大的皮膚微生物群在酸性環境中才能良好生存。
我們體內所有的保護性屏障,都是酸性的(pH值低于7),例如皮膚的pH值是5,陰道的pH值為4,而胃和腸道的pH值分別為1.5和6。
如果執意每天洗澡,那就只用清水洗。如果想用沐浴露,那就只在容易產生體味的地方用,比如腋窩、腹股溝、肛門和腳等位置,而且要用不含香精、色素和防腐劑的、PH值約為5的酸性沐浴露,這種沐浴露不會讓皮膚變得太干燥,也不會損傷皮膚保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