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Stokksnes, Iceland. by Ton Vernes
互聯網和軟件行業允許員工「遠程工作」是時代的進步,當然也是行業和時代的紅利,過去五年,我能夠以遠程的方式工作,算是一種幸運。
五年前,在我個人看來,「自由職業者」或者「遠程工作者」都算是比較神秘的職業,那時候,很難想像,從事一份職業,居然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居然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
后來自己陰差陽錯的變成了國內比較早的一批「遠程工作者」,借助互聯網,直接服務于美國的軟件開發公司。工作的過程中,由各種互聯網工具來輔助溝通,幫助進行項目管理,核算時間成本和工作進度,安排學習計劃和進行遠程工作會議等。
以前也寫過幾次跟「遠程工作」相關的文章,主要談及如何開展遠程工作(分別從公司和個人角度),以及如利用遠程工作帶來的便利(平衡工作和生活,重視自我成長和能力提升),也提及過遠程工作所具備的優勢(借助時代和職業紅利更好的服務于生活),今天說一說想成為一名「從容的遠程工作者」,需要具備的幾個條件。
多年體驗下來,個人覺得,能不能從容的參與遠程工作,需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考量:個人能力,自信心,生活和工作態度。
個人能力當然是第一位的。能力又主要包括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溝通能力,很難想像沒有學習能力的人能有效積累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難想像沒有溝通能力的人能快速了解需要解決什么問題。上述三個能力如果不足,遠程工作做起來會非常費勁,不僅容易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甚至無法正常開展日常工作。
個人能力算是比較客觀的條件,甚至通過努力可以習得。此外,一個人有沒有自信心,是“能不能”進行遠程工作的重要決定因素。自信心來源于上述的個人能力,但僅僅有能力又不足以形成強大的自信心。
一個人需要對周圍環境、對相關的人和事情、對新知識和技能有一定掌控力,才能逐漸培養出自信心,這種自信心可以抵御「恐懼感」,可以增強人們對于「未知的不確定因素」的適應能力,這些都是開始一份自由的「遠程工作」所需要的重要心理保障。
如果說「個人能力」和「自信心」是硬性要求,決定了“能不能”遠程工作,那「生活和工作態度」則是軟性要求,決定了“適不適合”遠程工作。“遠程”不是絕對的脫離人群,“遠程”也不是百分百的自由,“遠程”更不是逃避和欺瞞,這些是面對「遠程工作」應有的基本認識。
「生活態度」在很多場合都有決定性意義,它源自于知識和閱歷,也和個人的性格和習慣關系密切,體現為“對不同生活方式的好惡”,如果生活態度和「遠程工作」的特點有沖突,便不適合這種工作形式。另外,“遠程”說到底只是一種工作形式,它要求從業者有嚴謹、認真、敬業的「職業精神」,這種職業精神便是工作態度最好的詮釋。
以上三個大的方面,基本上可以檢驗出一個人是不是“適合”遠程工作,當然,最后還需要一點運氣,才可能找到一份待遇還不錯,并且可持續的遠程工作。想要有好的運氣?那需要平時多攢人品,需要有一份還說的過去的職業履歷,需要有一群有著相同生活和工作理念的朋友,和這些朋友在不同層面相互交流和學習,相互促進并相互成全。
如果你也有心想要嘗試一份「遠程工作」,那不妨試著按照我上面提到的各種要求去檢驗一下自己,另外,不妨現在就開始積累相關的知識與技能,思考生活和工作的意義,積極做好心理上的準備。祝你好運!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愛成長」,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i-chengzhang。
如果你喜歡這里的文字,覺得我們可能合得來,可以加我微信好友:yorzi_w,接頭暗號:「愛成長」。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