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嘉君
昨日里通過做年度復盤,我發現了過去一年中對閱讀是疏于計劃的,于是一直在思考新的一年如何管理我的閱讀行為。我在西西弗書店辦了會員,一般都是會關注其新書推薦,以此來臨時決定閱讀書目。不過我在復盤中意識到了幾個問題。
1、有覺知的目的性缺乏。即便你說我閱讀就純粹是覺得開心,那你也是帶著目的去讀的,只不過你對這個目的缺乏覺知。去年我讀的這些書,大多是當下拍腦門決定的。但其實它應該服務于年度目標的實現才對。基于我的年度復盤邏輯,我設計了以上閱讀書單,其邏輯也是事業、家庭、自我提升,在自我提升這個方面,其分支邏輯是思維模式和認知的升級,會帶動行為習慣的升級,行為的日益重復能帶來技能的提升,進而實現真正興趣的深化培養。
2、程序性缺乏。好的閱讀絕對不是只刷量,需要和文本進行深入互動,并且,更重要的是,及時做有針對性的輸出,比如閱讀手賬、讀書筆記、讀后感等等。這才是遵循了完整的閱讀程序。
3、靈活性缺乏。無計劃性,當然靈活性就無從談起了。去年對于讀多少,讀什么,怎么讀我都是沒有詳細具體計劃的。今年我的閱讀節奏是每周三本書,一年是144本書的閱讀量,為了確保今年的閱讀在有體系性的基礎上也有靈活性,我做了上面這個書單,內有大概70本書,差不多是今年閱讀目標的一半兒。剩余的一半配額,就可以留給我靈活機動的做選擇了。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帶給你一些啟發,在此也感謝簡友@彭小六的干貨分享,帶給我很多思考。新的一年就要來了,希望我們都不止是躺在一堆Flag里面,只要你開始起心動念,就會有一點點動作,然后再有一點點動作,進而,你就會有開掛的新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