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滬指全天在開盤點位附近窄幅震蕩,成交量再次萎縮,創業板指也結束了六連陽走勢,收出縮量小陰,中小板指跌破5日均線支撐。盡管可燃冰概念股帶動相關板塊上漲,但其帶動作用不強,雄安新區概念股的帶動作用也明顯減弱。因此,從市場成交量和熱點表現不難發現,市場又到了選擇方向的時候。那么,后市大盤究竟是上是下,有哪些機會值得關注?
?市場繼續反彈還需量能配合
本周大盤反彈中量能沒有放大,下周如果不放量,對反彈也不要抱太大希望,高點應該不會高于3140點;如果放量,則當別論。所以,量能將是反彈高度的決定因素。
周五,在銀行、地產、券商等藍籌股全線走弱的帶動下,滬深兩市小幅低開,隨后橫盤震蕩。滬指盤中最低回踩3081點,最高上攻3095點,全天振幅只有14點,走勢波瀾不驚,滬市基本以平盤報收。盤面上,油氣改革、貴州板塊、奢飾品、海工裝備、國產軟件、釀酒等板塊漲幅靠前;黃金概念、建筑、水利建設、環境保護、鐵路基建、次新股等板塊跌幅靠前。兩市近40只個股漲停,8只個股跌停,創業板以下跌0.7%報收,走勢弱于主板。
周五有一個走勢較強的板塊,那就是可燃冰概念股。消息面上,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采獲得成功,這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可燃冰概念股因此走強,海默科技(300084)、石化機械(000852)、中海油服(601808)等多只個股漲停。但該板塊周四就已經提前表現,周五再次大漲,由于利好已經兌現,如果前期沒有布局的投資者,后市已不宜再追漲。
還有一個走強的板塊是雄安概念股。該板塊盤中再次活躍,中化巖土(002542)、保變電氣(600550)率先漲停,深圳華強(000062)等多只個股大漲,但該板塊活躍度已遠不如前,特別是前期龍頭冀東裝備(000856)已經連續回調,所以,對該板塊投資者要區別對待,新啟動的概念股可以考慮適量跟進,對原龍頭股以及地產概念股要注意回避。
技術上,大盤縮量盤整也很正常,主要是周末因素,再加上期指交割對大盤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只要滬指能夠在目前區域穩住,下周10日均線就有望走平,從而支持大盤進一步反彈。需要注意的是,本周大盤反彈量能沒有放大,下周如果不放量,投資者對反彈也不要抱太大希望,高點應該不會高于3140點;如果放量,則當別論。所以,量能將是反彈高度的決定因素。
下跌空間有限,成長股將崛起
市場大部分風險都已釋放完畢,目前位置就算再向下挖坑,幅度也將是比較有限的。部分優質成長股會提前大盤見底,而這個位置說不定已經是難得一見的低點了。
從周五盤面上看,可燃冰概念和部分雄安股活躍,電力股、“5.19”牛市記憶的軟件股也有異動,結構性機會仍然是存在的。
很多朋友對后市沒有信心,在我看來,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以深成指為例,從18000多點下跌到現在的9000多點,跌去了一半;創業板指數更是明顯,從4037點跌到近期的1727點,跌幅達57.22%。可以說,大部分風險都已經釋放完了,這個位置就算再向下挖坑,幅度也是比較有限的。相反,未來牛市一旦開啟,指數漲幅是可以達到一倍甚至更多的。也就是說,市場向下風險有限,向上不封頂,這種風險收益比是非常劃算的。
值得注意的是,哪怕是接下來股指還會挖坑,部分優質成長股是會提前大盤見底的。這些優質成長股,向下最多調一二十個點(一旦出現是更好的加倉機會),向上則可以漲5倍、10倍,難道還不劃算嗎?更何況,它們提前大盤見底,說不定這個位置就是幾年難得一見的低點了。
當然,這需要我們有一定的挖掘能力,找到真正的優質成長股。隨著IPO的推進,個股良莠不齊,很多垃圾股可能會陰跌,甚至邊緣化;但與此同時,真正的優質成長股也會逐步涌現,這才是我們真正依靠的。未來創造奇跡、實現財富自由,就靠這些優質成長股了,這也是我們一直提倡要關注新興產業、次新股的一個重要原因。
挖掘中小創潛力個股正當時
今年市場走勢有點像2012、2013年的綜合體,我們預計在5、6月份,創業板將探明真正底部,而在三、四季度,估計中小創會有一波中級反彈行情,現在挖掘正當時。
在4月份以來的政策風險釋放了一個月后,市場在本周開始出現筑底信號。本輪大跌,造成了很多個股出現了“閃崩”,特別是那些沒有實際業績支撐的題材概念股;而有業績支撐的家電、白酒、醫藥等優秀藍籌股,則在這輪殺跌過程中穩步創歷史新高,如貴州茅臺(600519)、恒瑞醫藥(600276)、格力電器(000651)等。目前市場機構大多像2011、2012年那樣抱團取暖,所以才出現了大消費和醫藥藍籌股越高越漲的現象。因此,目前行情依舊還是“二八格局”,而大部分個股在出現了最后一波殺跌之后,要么開始筑底,要么繼續緩慢陰跌,直至跌至其凈資產附近或跌出了投資價值,才會有人去抄底建倉;而那些業績差的股票,估計今后幾年都無人問津了。
從目前市場表現來看,“冰火兩重天”格局是必然的。因為經濟不好,市場資金受到擠壓出局,而場中只有存量資金在玩,且在目前3000多只個股數量的背景下,單靠那些存量資金,市場肯定是玩不轉的,所以也別奢望有大牛市。我們都知道,任何一次大牛市的啟動和爆發,都是需要場外資金源源不斷地跑步進場才能推動起來。因此,在目前央行縮表,貨幣政策偏緊收縮,金融去杠桿大背景下,期待大牛市是不現實的。
從理性角度分析,今年市場走勢估計有點像2012、2013年的綜合體,我們預計,在5、6月份,創業板將探明真正底部,而在三、四季度,估計中小創會有一波中級反彈行情。所以,現在可以把精力放在研究中小創潛力股上面。至于權重股,如銀行、保險等,如果只是做短期護盤行情,那么短線玩玩沒問題;而白酒、家電、醫藥等藍籌股,其行情可能還會延續到三季度,也就是披露半年報業績時。
從技術面上看,目前創業板指數筑底信號出現了,如4月底的K線5連陽和近期的K線6連陽,這都是表明有部分市場資金在開始悄悄進場吸籌了。而近期中小創中那些拒絕下跌,抗拒出現新低的股票,如果又有業績支撐的話,就是我們的觀察潛力對象。當然了,每個人的選股風格不同,所選取的跟蹤標的也會不一樣,但是,不管青菜還是蘿卜,我們只要找到“好菜”就行了。也許市場見底、筑底過程需要至少2-3個月時間,所以投資者只能繼續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