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連載|二奶奶的葬禮】01 駕鶴西歸
四月初的天氣,既沒有冬季的嚴寒,也沒有夏季的燥熱,人們只穿著一件薄毛衣非常舒服。
中午十二點剛過,這個點,田地里幾乎沒有人了,只剩下一大片一大片綠油油的麥子,從遠處看像是一片綠色的地毯,整齊而平整。
正午的陽光照在麥子上,每顆麥苗都在努力的向上生長著,偶而有一兩個老農蹲在地頭看著,仿佛看到了一粒粒飽滿的麥子,一臉的滿足。
麥田的盡頭有一個村子,叫蔣家村,這個村里大部分人都姓蔣,所以叫蔣家村。此刻從遠處看,蔣家村像一片小樹林,樹上已冒出綠葉,顯示著冬季結束,春天已經來了。偶有幾縷細煙冒出來,顯示著大家正在做午飯,偶而傳出幾聲雞鳴狗叫,還夾帶著孩子打鬧的聲。
此刻在一個農家小院里,四間平房東側二間偏房,一個大門門樓,典型的農村小院子。在東側偏房南邊一間里,蔣大娘和兒媳婦趙芬正在做飯,一個人燒火,一個人炒菜。
趙芬隨意的說:“都這會了,二寶還沒有回來,這又去哪了?“
蔣大娘接著說:”十有八九去你二奶奶那了,二寶小時候,二奶奶很疼他,一天到晚的在那玩。他又比大川沒小幾歲,倆人也能玩在一起。你二奶奶多少年沒有回來了,他和大川更是很多年沒見了,他呀,這會肯定在你二奶奶那了。“
趙芬嘆了口氣說:”我看著二奶奶的情況越發不好了,前天回來還能說說話。昨天都不怎么說話了,剛才從那回來時,看著都已經不說話了,早上吃飯都有點吃力了。“
兩個人正說著話,蔣二寶急匆匆的進了家門,直朝廚房走來,說:”二奶奶走了。“
兩個女人驚呼一聲,蔣大娘接口問:”什么時候的事。“
蔣二寶回道:”就剛才,媽,你們趕緊過去吧,大川叔和嬸子都有點慌了神,他們也沒有經見過這事。你過去幫著張羅張羅。我也得去趟鎮上,二奶奶的壽衣還缺點,趕不上做了,得現買了。“
蔣大娘也顧不上做飯了,對兒媳婦說:”你把這里收拾一下,也趕快過去吧。“
蔣大娘顧不上兒媳婦回答,匆匆往西院二奶奶家趕去,走著想著,前兒個才回來,回來的陣勢還挺大,引著不少人看。
蔣大娘的公公與二奶奶的丈夫是一奶同胞,只不過二奶奶的丈夫要比自家公公小很多,所以蔣大娘也比二奶奶沒有小幾歲。二奶奶的輩份比較大,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叫她二奶奶、二嬸子的,時間長了,大家都忘記了二奶奶姓什么叫什么了,都叫二奶奶、二嬸子的。
前天上午,蔣大娘正在自家院子前面,曬著太陽和鄰居幾個娘門東拉西扯。突然看見一輛小汽車從西邊路上過來,看著好象是往這邊過來了,幾個人還在猜測這是誰家的親戚,猜來猜去也沒猜準,大家的親戚都沒有開的起小汽車的。
正在胡亂猜測時,看到小汽車停在了隔了兩家,西邊二奶奶家門前,蔣大娘想著是不是大川回家了,正要站起來。看到大川從車里下來了,幾個人趕快站起來走了過去看看。這時有幾個小孩子看到有汽車過來,也有跑過來看熱鬧。
大川穿著一件灰色的西裝,下身一件板直的西裝褲,腳上穿著黑亮的皮鞋,白白凈凈的臉圓圓潤潤的,完全看不出來已經四十多歲了。
接著走下來一個穿著駝色大衣,長發卷曲,面容細嫩的婦人,腳上穿著一個長筒鞋子,看起來又高雅又洋氣。幾個人猜想可能是大川的媳婦,雖然幾個人在前些年見過幾次,但是這個女人看起來一點不像四十多的樣子,頂多了也就三十歲,和村里的女人沒法比,簡直比村里三十歲的女人看著還年輕。
再接著又下來了一個十多歲的男娃子,理著小平頭,穿著一個毛衣,外面置著一個夾克,腳上穿著一個運動鞋,小臉蛋圓呼呼的,看著就讓人疼。
蔣大娘緊走幾步,邊走邊招呼:”大川回來了。“
蔣大川扭過頭,朝幾個人打招呼:”回來了,大嫂,秀枝,曬太陽呀。“
蔣大川邊說邊走到邊后座,彎下腰把二奶奶扶了出來,老太太頭發已經花白了,穿著一件紅色繡著牡丹的唐裝,下身穿著一條黑色的唐裝褲,腳上穿著一個黑色繡著牡丹的老北京布鞋。剛走出車來,太陽光一照有點照眼晴,老太太還瞇縫著眼晴,然后慢慢睜開,看著眼睛很有神,臉上也是肉呼呼的,很有福氣的樣子。
蔣大娘走過來扶著老太太說:“二嬸子看起來精氣神很好呀,這次回來可要多住些日子了。”
二奶奶笑呵呵的說:“不走了,不走了,就在家住著了。”,然后對著其他幾個人說:”秀枝,小云,長順你們都好呀。”,說完轉過頭對兒子兒媳婦說:“秀枝你們認識,小云和長順你們都不認識了,小云是你前院三哥的大兒媳婦,長順是后邊豐堂哥家的二兒媳婦。”
又對著幾個人說:“這是我兒媳婦晴晴,這是我大孫子壯壯,不經常回來,大家都不認識了。”正說著,又有幾個人過來,都是看到這邊有小汽車來了,趕著看熱鬧,來的人都是鄰居,大家互相寒喧一番,幾個人幫著拿東西進屋去了。
有的人在外面看著那小汽車,有的說這車得值一二十萬,有的說起碼也超過十萬了,大家左右看著,議論著。男人們大多圍著汽車轉悠,有的說這車坐上肯定舒服,有的開玩笑說:“你又沒坐過,咋知道舒服。”,又有人接口說:“你沒看電視呀,那些領導,有錢人都坐這種小汽車,要是不舒服,能天天坐嗎?”
幾個人聽聽也是這個道理,心里想著,這個蔣大川可真是有本事,啥時候自己也能坐上這車。有的說:“這車,在城里也不是什么好車,那些大人物都坐這車,這是國產的,聽說那些大領導都坐外國進口的,那更舒服。"
有人又接口說:”還進口,這都已經不錯了,想那玩意干啥。“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各各心思各不同。這邊幾個女人也是熱熱的說著什么。
秀枝看著進去的幾個人說:“二奶奶真是有福氣,看看那一身衣服,咱見都沒有見過,也不知道從哪買的,真是富態。”
小云接話說:“我看電視上有人穿,那都是大城市的老太太才穿的,聽說貴死了,不過看著真好看,我要老了也能穿這樣衣服就好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長順說:“是呀,你看看二奶奶,在家那幾年,也是黑黑瘦瘦的,這才去城里幾年。你看看那養的,白了不說,臉上也有肉了,哪象咱們村里的老人,都看著瘦巴巴的,你再看二奶奶那手,也是白白肉肉的。”
小云眨巴眨巴眼晴說:“那是人家生了一個好兒子,又有本事,又孝順。你呀,也別羨慕,好好教你們家小偉,長大有本事了,你說不定比二奶奶還有福氣了,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小云有點興奮的說:“但愿這樣吧,希望我們小偉能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個好大學,我也跟著享享福。”
好一會沒有說話的秀枝說:“看見大川的媳婦了嗎,看看人家那穿的,那戴的,不說衣服,咱也穿不起,穿起了也沒法穿,上地干活能穿那衣服。看到了沒,她脖子上截的那個項鏈,好象是鉆石的呢?還有手上還戴著一個手鏈,看著多好看,亮晶晶的。”
她的話一落,立馬又有幾個女人加入進來,對楊晴晴那個鉆石項鏈、還有手上戴的鉑金鑲鉆的手鏈熱烈的討論了起來,一會說好看,自己如果也能戴上這輩子也沒有遺憾了,一會又說,就是有也不能戴,戴上那玩意還怎么上地干活呀。那都是好命的女人戴的洋玩意,一會滿眼的羨慕,一會又撇撇嘴。幾個人說了一會,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幾個人就散了
那頭蔣大娘和著幾個人跟著進了屋,幫著拾掇拾掇,看著二奶奶好象沒有什么精神,問道:“二嬸,你們怎么這個點回來了,也沒打個招呼”
二奶奶還沒來的及回答,楊晴晴從后面碰了碰蔣大娘,那邊蔣大川說:“大嫂,二寶在家吧?”,這一打岔,蔣大娘知道他們這一行回來可能有什么事情,也就不再問了。只是幫著把屋子收拾收拾,把桌子椅子擦擦,幾個人幫著把大川從車上拿下的被子什么的往床上鋪鋪,看著二奶奶也沒有精神,就扶老人家先躺著了。
收拾這一通,幾個人也有點累了,就坐到門外的椅子上歇會,幾個人聊天才知道,年前二奶奶檢查身體,查出得了乳腺癌,已經是晚期了,治療了這么一陣子,也不見效。醫院也不建議治療了,只是建議性地給開點藥,減緩痛苦,這幾天情況越來越差,老太太想回來,回家來看看。就這樣,幾個人陪著老太太就回來了。
蔣大娘走到院外,就聽到院子里的哭聲,想到老太太,心里一酸,眼淚也是啪嗒啪嗒的往下掉,匆匆走進院子,看到院里子已經來了不少人,正在忙著搭靈棚。
蔣大娘進了屋子,看到大川和媳婦倆人正在給老太太洗臉洗腳,邊洗邊哭,壯壯也是趴在奶奶身上哭的很傷心,旁邊幾個人也都是蔣家本家的人。
前天他們回來時,老太太已經快不行了,大家知道也就這幾天了,所以昨天已經找人開始給二奶奶做壽衣,昨天緊趕慢趕,內衣和外衣都已經做出來了,只有帽子、鞋子、枕頭這些還沒有做出來。不過這也不要緊,現在鎮上什么東西都是現成的,一會就買回來了,再穿也都不遲。
蔣大娘進屋伏著二奶奶哭了一場子,這會兒媳婦也過來了,又接著哭了一場,旁邊幾個人看蔣大娘也五十多歲的人了,趕緊過來勸著了,幾個人守著二奶奶,看著大川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他媳婦和兒子在村里也不熟悉,更是不知道要做什么。
蔣大娘就問大川,該通知的親戚都通知了嗎,孝布一應東西都準備了嗎?看著大川迷茫的眼神,知道他也是一團亂,看來還是得自己幫著他張羅了。
蔣大娘與大川說了幾句,就帶著兒媳婦出來了,得找人去,后面的事情多著呢。兩個也沒有什么話,只是往外走,蔣大娘自言自語的說:“如果二叔沒有那么早死,二嬸的日子肯定好過多了,受了一輩子的苦,沒享幾天福這就去了”
兒媳婦聽了婆婆的話,好奇的問:“二爺爺怎么死的?”,蔣大娘沒有回答兒媳婦的問話,想著婆婆活著的時候說起二嬸,很是婉惜,她也好象看到二奶奶年輕時那幸福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