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突然想到明天萬圣節,今晚小屁孩可以搗拾搗拾去要糖吃。趁著下班之時去了趟喜薈城買了套南瓜服,馬不停蹄地回家想象著小屁孩穿著的樣子,自己在車上傻樂呵。
回到家,迫不及待地給小屁孩換上,周圍的大小朋友們都樂了,甚是可愛,她自己也很開心指著自己的衣服:"南(lan)瓜",跑啊跳呀,真是風一樣的女孩,嗚嗚。周圍的小朋友都羨慕著,小屁孩竟然很大方地跟小朋友分享,每個小朋友都試穿了一下都可開心了,真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小屁孩回到家吃完飯洗完澡穿上南瓜服,屁顛屁顛地跟著我去討糖吃,為了避免尷尬我首選的就是羊羊家,but 最后也只去了羊羊家,去了之后就不肯走了。小屁孩今天吃到了人生第一顆糖,從她的動作言語神態分析,好像再也沒有比這更完美的事了,甚是享受。在羊羊家非常地開心,跳呀鬧呀,最后回來還不樂意,我跟她說:"媽媽帶你回家了,好不好。"搖搖頭,一轉眼跑到人家房間里躲起來了,嗚嗚。
回到家,小屁孩眼睛紅紅的,嚷嚷著要喝奶,這是打開睡眠模式呀,趕緊泡好奶關燈,nainai的,差多翻了四十分鐘才睡,此處我想罵娘...(經過如下)
安安靜靜的喝完奶,開始叫人
"爸爸"
"爸爸上班還沒回來"(此處要給陳先生白眼)
"爺爺"
"爺爺奶奶也睡覺咯,我們也閉上眼睛睡覺了,巧虎說睡覺真舒服"
"不要"
聊不下去了,沉默,過一會小屁孩有叨叨:"屎,屎"
"寶寶拉屎了么?媽媽看看,沒有吖,寶寶你沒拉屎"
...
不一會,又嚷嚷:"屎屎",好吧真拉了,開燈洗屁屁換尿布,折騰一番,小屁孩竟認認真真地看起書來,好家伙,睡前要你看書就"白白"即小白兔,蹦蹦跳跳個不停還要帶上老娘(我的肉就是這樣沒的,咱家床墊就這樣踏的)。我便由著她看,沒一會又躺在我身上了,心想,現在該睡了吧。
nainai的,人家指定要聽《小蘋果》,這歡樂的節奏哪能讓人睡著呀(昨天就因為聽這歌翻了40分鐘才睡著),聽了兩邊之后,我試圖商量:"媽媽想聽《好媽媽》可以么"
搖頭
"我們一起聽《白龍馬》好不好"
搖頭
"我們一起各地各地(一休哥)好么"
"不要"
"我們一起聽《小螺號》,滴滴地吹,可不可以"
"可(yi)以"
我換了首蟲兒飛,看能不能忽悠忽悠。聽了一遍之后,小屁孩嚷嚷到:吹吹吹。
只能給她聽小螺號,至此還過了20分鐘才睡著的,在這過程中,身體里出現了兩個我
"在堅持一下,她就睡著了"
"還不快點睡,快點快點"
"很快啦很快啦"
"瘋了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