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學識太淺,見識太少,看的書太少,思考得太少。每每有些許新的思考輸入,就感覺自己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感覺自己的思想有了進步,感覺自己的想法比較新穎從而想著去傳達去教化別人。殊不知在真正有學識有思想的人面前這有多幼稚,多可笑。總而言之,請多點輸入,多點思考,可以表達但不要教誨。
上次的《消失的愛人》,本就很少看這種經典名著,其實并沒有深刻體會小說反應的思想,并沒有深度的思考,但由于長期沒有看像這種也不能說有深度只能說寫得好的小說,稍微有了一點自己的思考,就著急得想要炫耀自己想法,有句話說得好“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想炫耀什么”,平時缺少思考,沒有思想,所以一點點思考就要去炫耀了,這是有多可笑多可悲。
同樣的,《富爸爸窮爸爸》成功學暢銷書里面的概念對于我來說應該是全新的,沒有接觸過的,所以一開始就帶著很高的崇拜心理,覺得自己的思想又提升了,并且閱讀過程中極其容易被說服(感覺我就是一個很容易被說服的人),自己的主見和思考不夠深入,看事物沒有自己堅定的立場和理解,做決定不能草率,看事務不能只停留在表面,還有從眾心理過重,就像文中所說,人的惰性讓大眾所選擇的路始終人山人海,而最可能成功和脫穎而出的路恰恰是比較吃力比較辛苦比較人煙稀少的。所以人盡量不要太長時間置身于舒適區(qū),這會滋長人的惰性,平常生活做事中就應該留意選擇稍有難度的,不要尋求安逸的。
不過說實在的確實意識到晚了點,本可以利用大學時間做很多兼職,體驗很多不一樣的職業(yè),學到很多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這就是傳統(tǒng)家庭,傳統(tǒng)教育所導致的后果。導致現在自身專長太單一,當然最大原因還是在自己,不愛看書,更早得接觸這些書籍,領悟得就會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