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征文篇|終有一天你會感謝那些曾經的坎坷

圖片來自網絡
——簡書首頁恢復審稿了!
——哦,然后呢?


說實話,簡書首頁投稿不進行審核這件事我完全是在恢復審稿的時候才知道。

可能是我這個人比較后知后覺吧,也或許是早已經對于退過稿,審稿標準什么的覺得麻木。我總覺得所謂的首頁、推介并不需要如此執念。

文章,無論在何種情況,都帶著極強的主觀性。從我們開始接觸“作文章”這件事開始,就應該聽過那么一句名言——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抑或是在拙作當中引用友人映小樓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千人寵不若一人懂?!?/p>

我們“作文章”究竟是為了什么?名?利?或者雄心定大一些——名利雙收?

我不否認,文章,創作出來,自然是希望有那么一群喜歡甚至為之瘋狂的人。畢竟字字句句都是心血構筑。

我也曾執念于首頁,執念于編推,執念于“千人寵”的狀態。甚至在自己年少輕狂之時不惜賭上違約責任和編輯賭氣大吵。

我也曾執著的私信,短信甚至寫信去問將我文章打回的編輯,為什么。盡管當時嘴上說的是,我想知道我的不足??勺约盒睦锴宄贿^是不甘心,不服氣,不承認。

現在想想,這樣的行為也是蠻幼稚的。不過這也是每一個寫手想要在寫手圈里立足必經的一個階段。

其實,“審核”這種行為是不是真的需要呢?在那么多年之后,我不愧于自己良心的說上一句——真的需要。

因為,寫作與面對面的溝通來比較,是一種“施”與“受”存在時間差的行為。

作為寫手,我們創作的時候,更多的是在思索著“我想表現個什么”“我想突出個什么”。而因為受眾的不特定很少能去考慮“讀者的閱讀體驗”“讀者的閱讀需求”“讀者的理解能力”

同樣的一句話,立足于不同的角度,一定會出現不同的理解。同樣的一篇文章,一個完全不認識你的讀者和一個長期與你通過文字閱讀已經認識的讀者也一定會有不同的理解。

而“審核”這個行為恰好引入了一個介乎于兩者之間的“第三方”對文章進行一個評斷。而更多的是對于內容問題的一個把控。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朋友會覺得我國對于文化方面的“長臂管轄”抹殺了我們的創造性。

這個問題不容否認,但是依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有那么大基數的人口,又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以及主動放棄獨立思考能力,或者客觀不能進行獨立思考的群眾。

加上對文化創作者廣開大門導致的素質良莠不齊;商業運營模式和網絡營銷與文化創作的邊界模糊;無腦傳播寫手復制粘貼作家的大行其道……

問題那么多,只能作限制,而限制以規章形式存在必然面臨著所有法律法規存在的問題,就是“滯后性”。加之“好文章”這個標準作為一個主觀標準,必然存在彼之熊掌于我而言為糟粕的情況。

這個問題我們,就是我們于寫手這個群體里面生活的一個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相信大家也不愿意在本就褒貶不一的首頁上看到各種“微營銷廣告”“復制粘貼到要吐的心靈雞湯”“文字駕馭能力過低的辣眼睛神作”吧。

那“審核”就是一個應該存在,且應該得到我們寫手尊重的一種制度,它的存在將督促你變得如你想象般優秀。

在此我想用自己的話來完結這篇文章——終有一天你會感謝那些曾經的坎坷。

愿所有寫手勿忘初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