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韋莊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江南水鄉,古鎮老街,吳儂軟語,畫船雨眠,一派風情,皆是相思。
一轉眼年就過完了,憶昔從前熱鬧紛繁,許多聚會。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安靜,節日的客套也幾乎沒有,真正經常聯系的朋友也就那么幾個。因為著許多事情,見過了人間冷暖,也就不愿再勉強自己,也不想刻意去結交,也許就是少了這些熱情,所以才會自甘寂寞。
正月做客去了外婆家,舅舅在村里拉了個劇組,在村子湖邊搭了個戲臺演出黃梅戲。十幾年不唱戲了,村里老人從前過年想看戲都要去臨近的村子。現在終于有了本村自己的隊伍,大家都很捧場。從家里去戲臺要沿湖而過,四九天朔風撲面,抬頭看天空,卻有大顆大顆的星星在閃耀,黑黑的穹幕下,星辰遍布,光彩奪目。
突然就覺得感動,想起從前一家人晚上在樓頂天臺睡覺,頭頂便是大片大片的星星一閃一閃,有時還有流星劃過,便偷偷的許下愿望。生活很苦,可是記得夏天的夜景和涼風,彌足珍貴。戲臺旁是湖水,場子周圍是欄桿,可以倚欄眺望,可惜沒有月亮,不然正是春江花月夜之圖,不是海,這湖卻也幾乎看不到邊際。
其實是因為陪老人看戲才來的,陪的次數多了,也看過幾次重復的了。然而一場戲,聽那么多遍,劇情全部知道,唱詞自己都會了,可還是愿意去看。是因為老人記憶不好嗎,是因為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感受嗎,是因為這是他們僅有的娛樂愛好嗎,是因為那相似的唱段就像生活一樣,雖然慢,可是其中滋味卻是個人自知嗎?劇情總是很相似,貧窮的才子與有錢的佳人兩情相悅,卻被嫌貧愛富的父母拆散,受盡侮辱,然后發奮圖強,進京趕考,考取狀元,回來迎娶佳人,然后順便打一下那些曾經欺負過他的人的臉。劇情雖然簡單,可是唱段卻是溫柔婉轉,一句一句娓娓道來,把許多看戲人在生活中感受到卻無法表達的感情說了出來。這種感情大致相似,所以才有那么多那么多人愿意一遍遍重復的看,歷久而彌新。
在湖邊看戲的時候,二胡聲嗚咽悲苦,突然就想起,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不僅山美水美人亦美,而于這一片美景之中,我卻是痛苦的,因為不能回去自己的家鄉,因為家鄉正在遭受戰亂,生靈涂炭。月夜戲臺邊想起這一首詩,想象中有那美麗的姑娘正在湖水邊駐足眺望,眉頭緊蹙,月光拂照在她身上,像是朦朧的白霧一般,然而那愁也像是濃霧一般化不開了。
算不得是什么賞析,只是一些隨想,姑且寫下來,記一次美好的有光影聲色的傳統文化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