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癱軟在客廳的沙發上,張嘴說話的力氣也沒有。剛剛一場暴風雨過去,街面兒上商鋪里音樂的喧囂聲再次侵入耳朵,讓人很不舒服。可是,我只想這么放任自己的身體,懶散地攤著,不再動一動。
就在剛才,兒子從屋里出來走到我跟前,把卷子遞到我面前,我抬抬眼皮“干什么?”聲音微弱到從嗓子里擠出來都很費力。
兒子說:“我寫完一張卷子了!”
我繼續用沙啞的聲音輕飄飄回應他:“你不用給我看,我這兒協議還沒擬好,就按你自己的意思辦吧,反正你自己承擔后果……”
兒子急忙接話:“協議別擬了!你看你,還能說話嗎?喝水了沒?”
我沒想到他能在態度上做出了調整,從之前的風暴到現在,中間靜止了有半個小時吧。
兒子拿起我的水杯,走到餐桌旁邊,拎起保溫壺往杯中注水:“我……我剛剛只是起床氣,所以才打在你身上了,你不能發脾氣就別發脾氣嘛!看你把自己氣成這樣!”說話的聲音顫抖中有努力克制的感覺。
這一剎那,我的心里暖意頓生。可還想保持那個姿勢來放松我的肢體。我沒有立馬表示什么,但心里明白,兒子這是道歉了,很坦誠!這是第一次在我出手管教他之后,他拿出了這么明白的態度來認錯。
半小時前,因為兒子重復老毛病,作業拖拉,貪玩無度,我把他從懶睡中拍醒,他怒了,竟然跳起來打在我身上!還跟我無理怒懟!由此,我在極矛盾的情緒中,選擇了任情緒泄洪……
逆反——講道理他聽著沒反應,立規矩他反倒說你在逼他!這個時期不好過。不管,是任他把壞習慣逐漸習以為常;管,有效又不用動怒的方法至今沒能實踐落地。只要是相關學習、作業的問題,總不見輕松解決。
協議——是在氣炸了肺之后,我跟12歲的兒子說:“從今天起,我可以不管教你了,但前提是你對你自己的言行能負起責任!別一會兒說你媽不管你,一會兒又說你媽逼你!我們倆簽個協議吧。”面對這個動不動就把“叛逆”這個詞兒掛嘴邊,玩游戲把控不住自己,一言不合就把一對兒牛眼對著你翻的12歲少年,我感到黔驢技窮了。
平時我總是盡量尊重到他的想法,滿足到他的需求,為他減壓。希望他能帶著輕松開朗的心態面對學習。同時也沒有放任他作為一個學生、作為一個兒子,對該盡的責任和義務漠不關心。或許我的方法還是有問題!
孩子總是不懂事的,青春總是糊涂過的……也許,就是要耐著性子,靜待花開吧。這個過程里,你做太多,管太多,也是無濟于事。
今天兒子給我道歉之后,我捂著疼痛的胸口,和緩地回復道:“我接受你的道歉,我只是希望你明白,任何事情,請你自己掌握好度,媽媽尊重你,請你也要自重!你覺得你有什么道理,你可以來嘗試說服我。”
成績可以不是最重要的,可是我對能力的看法,最低要求,是能夠對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負起責任,有所奉獻!希望兒子成為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