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瘋傳的一篇《那些相信“快樂就好”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后來是否快樂》引起了我強烈的震動。
結合我手邊正在閱讀的《游戲力2》,幾乎顛覆了我之前篤定的信念——讓孩子自由成長,快樂就好。
《游戲力》系列叢書講的是如何運用游戲幫助孩子克服成長中恐懼、焦慮、麻煩的事,讓孩子在樂趣中獲得成功體驗。
其中《游戲力2》寫得更為Focus,整本書的宗旨就是要輕推,幫助孩子戰勝童年焦慮。
在此之前我的體驗是,如果孩子不愿意嘗試或者不愿意做某件事,那就不要勉強了,畢竟“開心就好”,而這本書以非常系統和專業的解讀告訴家長,孩子不愿做某件事的背后,可能是恐懼、焦慮,那么家長面臨的反應有——強迫孩子咬緊牙關接受,干脆的放棄,以及輕推,即有技巧的幫助孩子接受。
通過讀書我才明白,強迫孩子固然不可取,但干脆的放棄也并不明智,孩子因為害怕或焦慮,本能的會想要逃避,擁有判斷力的家長如果在此時不采取行動推孩子一把,那么孩子就會失去體驗這件事情的快樂,并且很可能以后,也都會一直采取逃避的行動。
所以,放任并不能給孩子真正帶來快樂,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克服和直面困難,所帶來的成就感,會增長孩子的信心,這種快樂,會更健康,更長久。
而我想說的,是來自于我自己工作后的,類似的體驗。
在我25歲的年紀,我有幸加入了某快消巨頭P記旗下的一個護膚品牌,成為了一名專柜銷售主管。在我當主管的時間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換了好幾任老板。
我的第一任老板Rachel是一個非常Nice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也是P記鼎盛時期的一批管理培訓生,身上有作為管培自身無可挑剔的個人素養。
Rachel接管品牌1年的時間里,招了3個base在西安的主管,其中包括我。
也許是信奉老子和莊子的緣故,Rachel的管理風格是“無為而治”,也就是充分放權,只抓大處,我們幾個新人招進來,做了簡單的入職培訓之后,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靠問資深同事去解決。
當時Rachel手下有一名小區經理Mindy,分管蘭州那邊的柜臺零售生意,在我們幾個人剛入職3個月的時候,Mindy有一次到西安跟我們一起巡店,巡店后給到我們幾個人的反饋之中,覺得社招進來,擁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我,目前為止,表現是比另外兩個校招的應屆畢業生上手更快的。
得到這個反饋的我自然非常開心,抱定了我要在P記大展拳腳的念頭。
Rachel帶領下的一年很快過去了,回想這一年中,除了與一些人撕逼令我刻骨銘心之外,最深刻的記憶就是每個月的團隊建設,大家吃吃飯聊聊天,很舒服,也借著團隊建設的機會去了不少地方Happy。當時的我覺得入職就遇到如此Nice的老板實在是無比幸運。
接著,渠道劃分,團隊重組,Rachel負責其他渠道,Mindy升職接任我們這個渠道。
Mindy在業界赫赫有名,與她的專業、鐵腕、強勢盛名并齊的,還有她每年都升職,每年都拿獎這些戰績。
Mindy一上來就與我們每個人做一對一的業務評估,了解每個人目前的業務水平能力。
我還沉浸在前一年Mindy給我的那個反饋中,直到Mindy臉上浮現一個大寫的“差評”。
接下來的日子我受盡折磨,幾乎掉層皮。
我試過穿上BA(柜臺做銷售的美容顧問的簡稱)工服站在柜臺跟所有主管PK,Mindy根據赤裸裸的成交情況給我們打分進行考評。這個考評一個月進行一次,每次PK前我都焦慮的睡不著覺。而這個考評之前Rachel只是用銷售演練(她扮演顧客,我們扮演BA)進行,形式大過內容。
也試過為一個促銷方案跟Mindy在星巴克工作一天直到打烊,Mindy不斷推翻我的構想,并讓我自己思考是否還有更佳的替代方案,直到最后拍板。
試過在Mindy的監督下執行一次完整的促銷活動,跟商場談判要活動、檔期的選擇、促銷檔位的劃分、任務的設定、BA的動員、銷售過程中的跟進,等等細摳到每個環節。
也試過在大老板跑店之前跟Mindy刷街,從陳列的燈箱畫是否正確,到BA形象是否合格,再到庫存是否正確合理、到BA銷售掌握的情況,話術掌握的情況,我應該掌握的數據,一遍一遍過直到滾瓜爛熟。
而在銷售落下的時候被她的奪命連環call追殺簡直就是家常便飯,最嚴重的時候嚇得我不敢接電話,反復考量解釋的理由要怎么樣得體不會引發她的震怒。我以同樣的壓力Push給BA,把娃娃們逼得要辭職了,說從來沒有這么嚴苛過。
寫這些的時候,種種痛苦的回憶不斷浮現上來,清晰得猶如昨日重現。
Mindy管理下的我,是最痛苦最煎熬的一年。
卻也是信心爆棚,成長最快的一年。
經過月月PK,銷售技巧自然飛速提升,奠定了我在這個行業立足的基礎。
經歷了自己的頭腦風暴以及專業的點評,我才知道真正的促銷活動到底應該怎么設計;贈品如何選擇,才符合我們品牌的形象,并發揮贈品的最大作用。
經過了專業的促銷執行指導,我才知道一個促銷所有系統的環節,每一個環節執行不到位都有可能導致結果大相徑庭。
經過了嚴格的巡店輔導,我才知道自己之前的巡店輔導技能幾乎為0,巡店流程也不清不楚,怪不得每次去到店里根本發現不了問題,只能尷尬的與BA聊聊家長里短。
而經過了直面銷售壓力的過程,最后頂住壓力的我們大獲全勝圓滿翻盤,Mindy在我翻盤的那個周末給我回復日報郵件,抄送給大老板,郵件里就兩個字:Well Done!這兩個字閃著滿滿的成就感。和我共同經歷過這些的BA不僅沒有流失,反而更加堅韌和抗壓。
我還記得Mindy在給我做第一次評估后,一臉失望的表情,說,沒想到一年以來你絲毫沒有進步,跟我以為的你該有的水平差太遠了。接著,她輕輕說了句,不過也不能完全怪你。
陷入深深自責的我并沒有在意她最后這句話的含義,直到有一天聽見她半開玩笑跟Rachel吐槽說,如果不是你太懶基本不管,你的人也不會變成這樣。
沒錯,跟著Rachel的我的確很舒服很輕松,但是我的專業沒有任何的進步,那些因為輕松帶來的快樂是如此虛無,以至于在我回想的時候竟然回憶不起來任何快樂的細節。
而Mindy帶給我的地獄練習如此痛苦,卻成為我工作中最充實收獲最大的一年,這些磨練以后帶來的信心與快樂也是無可比擬的,它們成為我日后跳槽最堅實的籌碼。
一個團隊中,老板其實就是家長,是做一個“好家長”,放任你的成員隨意成型,到頭來碌碌無為還是熠熠生輝完全看個人修為。還是做一個嚴厲的家長,關注細節和結果,督促他們練習,讓他們在痛苦中快速成長,即使少了些個性但起碼都是合格品。
好在作為一個成人,不同于孩子,如何打磨完全看家長,我們還有自身的覺悟和上進心。如果你碰到一個秉承“快樂就好”的老板,在你燒高香的同時,還是自己補課提高自身能力,否則當這個老板調離之后,你也會變成那些缺少實際技能膽怯又不自信的孩子,在自我懷疑中過完平庸的職場生活。
----------------------------------------------------------------
作者介紹:蜜絲趙,知名外企培訓師。喜歡請加上作者介紹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