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有好多事情發(fā)生,好多歷練可以經(jīng)歷。那天走在零下6度的三清洞街頭,看著兩旁好多創(chuàng)意商店布置,看著津津有味時突然想上廁所了,怎么辦呢?在臺灣,很好解決,可在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的韓國呢?抬頭前方正好有一家咖啡館,心想:剛好可以買一杯咖啡,暖心又暖手,還可以借個廁所,完美解決!
買好咖啡之后,正準(zhǔn)備離開。這時七歲的女兒安安突然指著那一柜繽紛的飲料:“我想要喝那個!”我過去看了標(biāo)簽,是水果汁,OK的,于是,我拿了一張鈔票跟安安說:“好,但想喝你必須自己去買。”
安安一下子楞住了,因為跟團旅行,可以不需要跟韓國人直接溝通,這幾天,她已經(jīng)養(yǎng)成需要什么就跟導(dǎo)游哥哥說的處理習(xí)慣。
安安說:可是我不知道怎麼跟她說(指著櫃臺前的姐姐)
我說:你的金頭腦要出動想想辦法呀
安安:媽媽你去說啦,你去幫我買啦,拜托~
我說: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買得到你想喝的果汁,加油!
安安是個慢熟的孩子,熟人前很活潑,陌生場合總是有點怯生生的,她一步一步走到柜臺前,我遠遠看著她,感覺到她的害怕,不知道她會怎么做,但我知道她必須克服膽怯跟恐懼,并且找到辦法,在語言不通的環(huán)境下為自己買一瓶飲料。
過了好一會兒,看見她興高采烈的拿著果汁跟找的錢,一蹦一蹦用跳的回來了。安安:“媽媽,我買到了!我買到了!”我看著她開心的模樣,對安安來說,這一瓶果汁一定特別好喝。
自己當(dāng)老師,常常被問到如何教自己的孩子,什么時候教安安心智圖?怎么教?我跟老公有個共識,孩子要學(xué)習(xí)的路很長,教安安心智圖,有必要,但我們不著急,倒是一致認(rèn)為孩子問題解決的能力很重要,在生活中也常常用心智圖聯(lián)想開花(Brain Bloom)的思考方式,跟安安玩問題解決式的腦力激蕩,但說一千次,都不如做一次。我想這一次的題目是:“如何在語言不通的咖啡館中買到一瓶飲料?」。(媽媽心中OS:這題目不難啊!)
這一次真實的發(fā)生挺好的,過程中,考驗的不只是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還考驗孩子面對問題的心態(tài)。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不難。然而,在人生地不熟又語言不通的環(huán)境下,我們會不安,會恐懼,這是正常的,大人會,孩子也會。回想自己自助旅行時,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也曾有不敢開口向陌生人問路的經(jīng)驗,但這一步必須勇敢跨出去,縱使你有再好的能力,也必須先跨出去,你的能力才有機會派上用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考驗父母是否真能放手讓孩子去嘗試。父母要創(chuàng)造孩子成功與成長的經(jīng)驗,說起來一句話,做起來可就不只一回事了。回想過程中,有三個“差一點”發(fā)生,這三個“差一點”如果發(fā)生了,后面的過程就全部都不存在了!
第一個差一點:
安安拜托我?guī)退I時,我差一點就答應(yīng)了,這是寵安安的慣性使然,我承認(rèn),我至今仍在練習(xí)說不,還好這次有忍住。
第二個差一點:
拿錢給安安時,差一點因為趕時間,直接提供辦法讓她去處理,因為跟團是團體行動,必須很守時,尊重大家的時間很重要,當(dāng)時看了一下時間,還好也忍住了。
第三個差一點:
看著安安站在柜臺前,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時,其實心里有點著急,差一點就沖過去直接幫她處理,還好又忍住了。
我發(fā)現(xiàn)自己追求效率的習(xí)慣,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階段,是個大魔障,常常忍不住要出手。之前有朋友問我:“你是怎么忍住的?”坦白說,我并沒有次次都忍住,但覺察,是改變與成長的開始。覺察到自己這部份,有意識的提醒自己,成功次數(shù)就會越來越多,每一次成功,就給自己一個喝采,因為我在改變的路上,我在讓自己與孩子更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