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貞觀開盛世
文人武將相扶持
縱橫天下在咫尺
奈何國色讓人癡
國舅假忠禍唐室
馬嵬坡前情意置
帝王回馬美人逝
千古風流成故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有太多有深度有思想的書籍,可卻總是讓我感覺少了一點中華傳統的韻味,所以我總是不覺然的沉迷于關于歷史的書籍,想從紙質的書籍里感受到中華歷史輝煌的痕跡。在這其中,盛世唐朝則是最吸引我的。我想用人類特有的想象力重建唐朝宏偉的宮殿、重塑創世的帝王、重繪溫婉的紅顏。把唐朝每一段曠世的傳奇、每一段不朽的愛情刻于三生石上。將其鑄成城墻,哪怕有一天變成斑駁的城墻,也能留下大唐歷史曾有過的滄桑。
?617年唐國公李淵發動晉陽兵變,次年在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就是這樣的開端,從此讓中華歷史書出現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朝代。開創了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大唐盛世。我無法用我匱乏的知識來評價神秘輝宏的朝代, 我只想探究那一段褒貶相伴卻流傳百世的愛情故事。杜甫曾有詩曰:“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可見這段愛情終究如浮花凋零,悲情收場。然爾,悲劇大都是撕碎了的美麗,在唐玄宗與楊玉環的這段愛情中更是讓世人看到何為破碎的美麗。
? 不談及這段愛情的初衷是否違背倫理,畢竟,從古至今,愛情從來沒有什么道理可言。人的命運和相遇也許真是命中注定,自玄宗心愛的武惠妃死后,后宮數千佳人,無人能入帝王眼。就這樣,高力士推薦了楊玉環,她憑借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姿色,深動帝王心。從此帝王只愿伊人相伴,比翼齊飛。那時的音樂、書法、繪畫多用于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而沒有較多的商業價值。好比高山流水般的知音之交,伯牙一句:“子之心而與吾心同”,便成就兩個人一生的情誼。可見,真正的藝術只有系于真情才會讓人動容。唐玄宗更無例外,他除給予貴妃奢靡的物質生活,更是親譜《霓裳羽衣曲》,令樂工奏此新樂,并賜貴妃金釵鈿合,并親自插在貴妃鬢發上。感嘆:“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可見帝王對待這段感情絕非一時興起,所動之情深入骨髓。
?都說愛屋及烏,當時貴妃養了一只鸚鵡,稱為雪衣娘,極為聰穎可愛,后來因病離世,貴妃十分傷心,玄宗將它葬于御苑中,稱為“鸚鵡冢”。元朝詩人楊維楨還為此提詩:“金埒近收青海駿,錦籠初放雪衣娘”,誦詠的就是楊貴妃的寵物白鸚鵡。玄宗對寵物白鸚鵡尚且如此珍愛,那對楊貴妃的厚寵更不待言。廣為流傳的一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更突顯帝王對待貴妃的極端溺愛,這種溺愛從國角度來說是大惡,但從愛情的角度看,卻是無比的寵溺。每一個女人也許都曾幻想一個高高在上,擁有至高無上權利的男人,能給予自己百般的疼愛,千般的縱容,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置放于自己的腳下,無論流言蜚語,無論對錯與否,都堅定不移的給予這個世界上最獨特的愛。玄宗賜予了貴妃這樣極端的愛,無人替代也無法割舍。想必那時他們的愛情,如同神仙美眷,時時花前月下,共享人間風情。
?早年的唐玄宗精于朝政,撥亂反正,他的開元盛世可算唐朝極盛之世。奈何江山不比美人重,后期唐玄宗寵信奸臣,重用楊國忠,錯用安祿山,引起安史之亂,開始讓唐朝一點點衰落。而他和貴妃的悲情也由荒廢政業開始埋下伏筆。之前說過,玄宗尚且重視貴妃的愛鳥,那更何況身為貴妃的堂兄楊國忠以及所屬親眷。早有蠻橫李林甫,后有專權楊國忠,可以說,唐朝的轉向衰落玄宗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楊國忠更是把自己的親妹妹乃至于整個唐朝一點點的送上了不歸路。隨著天寶年間,叛軍占領長安,玄宗倉惶而跑,路過馬嵬坡時發生軍變,隨行的將士斬殺楊國忠,又迫玄宗縊死楊貴妃。或許貴妃深知,對她千般寵溺的男人早已喪失威威皇權,無法護她周全;或許她深知為保帝王性命唯有犧牲自身;或許她想用僅有的一絲力量守護住她心愛男人的地位。所以,應了那句紅顏薄命,最終,這個絕色佳人,帶著玄宗半世的愛,魂斷馬嵬坡。我想那時的玄宗一定心如刀割,想必他曾回馬執看,奈何終究花落香消,一切終成故事。安祿山死后,晚年唐玄宗憂郁寡歡,想必失去靈魂伴侶的帝王如同行尸走肉,苦不堪言。佳人的音容笑貌應常回伴夢里,所度之日必度日如年。終于寶應元年農歷四月五日駕崩,終年78歲。
?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一生,雖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奢侈富足的生活,但也卻因兩個人的政治地位最終無法攜手一生。若生于平凡百姓家,過著男耕女織的日子,或可數春去秋來,看細水常流。最終,為了帝王位,他無力救她,她的鬼魂在冷釋荒垣中,在蒼煙寒月里飄蕩,承載萬世禍水之名,一生如玫瑰灰燼后的顏色,燦爛的陌落。
? 一生一世,夢回唐朝 ; 帝王美人,千秋萬代。愿在另一個時空,你們能執手白頭,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