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個月的尾巴 愉快的過了24歲生日。
許愿的時候 我只輕輕的在心里默念了五個字"好好愛自己"。
是啊,也許在別人看來 我是個典型的'樂活族',樂于活在當下 享受當下的快樂。
喜歡說走就走的旅行,喜歡去看新鮮的事物和風景;
喜歡泡上一杯玫瑰花茶,靜靜地坐在床頭看一下午的書或是繡十字繡;
喜歡腦子一熱隨性的去做件小事情,并享受踐行過程中的那種快感,比如一個人去看電影;
喜歡聽音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隨時記錄自己的心情…
于是就這樣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愛上了獨處。
自己仿佛也很樂于享受這樣的狀態,平靜而祥和。
可是享受獨處的背后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支撐著我呢?
我想唯有「對生活的熱愛」可以解釋吧。
寫到這里,貌似有些跑偏了主題 下面就來說說感情這件事兒吧!
這真是一個尷尬又無奈的話題。
到了適婚的年齡,身邊的閨蜜朋友不是領證了 就是待嫁的,更有步調快的都當上寶兒媽了…
仿佛只有我 遇不到那份屬于自己的命中注定。
說到這兒 周圍人一定會站出來安慰我說:
“緣分還沒到!”
“會有歸人的。”
“真愛是值得等待的”
? ? …………
說實話以前這些話我是信的,并且支撐著我走了很長很長的路。
然而類似的話聽得多了,難免會心生厭意。當然說話者是真誠的 這點不可否認。
上學的時候只懂得暗戀,面對喜歡的人不敢表達自己的感情,所以只有無疾而終。
畢業后工作兩年多了,期間也不乏相繼而來的介紹者,怎么說呢?
借用奶茶的歌詞來表達吧 稀罕我的沒感覺,我稀罕的后來都沒結果了。
在這里要提到一點的是 因我本就是個性情中人,也曾經有過一場所謂'奮不顧身'的愛情,雖然短暫 但記憶猶深。
究其原因 也許是本該好好談場戀愛的年紀 可被未來所面臨的現實壓力打擊的 想當然的考慮太多不該考慮的問題。
說到底還是缺乏安全感吧,或者說那時候的我心智還不夠成熟 沒有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這時候周圍又會自動彈出來各種聲音:
“一定是你眼光太高了!”
“一定是你找不清自己的位置
? ? 挑來挑去的才會這樣!”
? ?……再次呵呵噠。(請自動腦補表情)
熟知我的朋友一定明白 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
沒必要解釋什么,我這個人不喜狡辯,只用實際行動去表達。
既然談到標準了 那么就來簡說一二吧。
隨著心理年齡的不斷成熟,自己面對感情的態度也在慢慢發生變化。
從一開始的關注眼緣兒,到后來的是否聊得來,再到現在的'三觀相似,能隨時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
請問這是眼光高嗎?這是眼光高嗎?這是眼光高嗎?重要的事情要問三遍!
一個人待久了,怎么會沒有落寞感?
于是這時候我勸慰自己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著不同的節奏,可我不能一直這樣欺騙著自己走下去。
張國榮的歌里寫道“再美的花 無人欣賞也終會凋零”,講真的,我怕…
我怕被歲月熬干了 自己對愛情不再有所期待;
我怕自己在獨處的世界里 強大到無需再有任何人的陪伴;
我怕自己的熱情 持續不到對的人到來的那一刻。。
最后我只能再給自己端一碗熱氣騰騰的雞湯,強灌著自己喝下。
明天的太陽依舊會升起,你也會如舊過好自己的小生活。
你若活得精彩,命運它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