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陳小咖 ?設計/ALLEN
說到情結,我可能會想到張愛玲與旗袍,王安憶與上海;三毛與撒哈拉,梵高與油彩……再比如,我和中國大大小小的古鎮。
這次去了前童。
前童位于浙江省寧??h,寧波下轄的縣級市。去這里不算方便,要先從寧波做高鐵去寧海站,再轉公交車至南門大橋,再坐四十分鐘的直達小巴車。但大概就是這樣的路程,才使她沒有像之前去過的很多古鎮一樣,商業化開發明顯。
一路周折之后,某種確鑿無疑的興奮感,在一下車就能感受到。
因為,此處最為江南意。
王安憶說,蘇州是上海的舊情難忘。甜糯的蘇州話,是給上海訴說愛的,連恨都能說成愛;上海的園子,是從蘇州搬過來的,藏一點閑情逸致。上海人要是夢回,就是回蘇州。
沒來前童之前,我深信不疑。但你若和我看見一樣的此情此景,你就該相信,前童是整個江南的舊情難忘。
幾乎家家門前都有的清澈活水,是祖宗傾盡所有從山上引來的;千門萬戶搗衣聲,是小時候聽過的;“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是要放到這里背才應景的;從天井里望到的畫棟雕梁,勾心斗角,以及一抹清冷的天空,院子地上生著的青苔,幾口水缸里游動的錦鯉,是一提到江南腦子里就會現出景來的;幾百年的街巷,全木構房屋,迎面走過來的提著菜籃的老人,慢慢悠悠的雞鴨鵝狗,仿佛是童年時午睡醒來后跑出家門就立刻看到的;祠堂,戲臺,繡樓,是比任何書上或電視劇里演的都觸目驚心的。
江南人要是夢回,該來前童。
轉到中午,終于餓了,只有老街上才有零星的一兩家飯館,吃一碗前童的垂面,暖胃又暖心。這面,《舌尖上的中國》在山西拍攝過,沒想到前童也有。
吃完面出來,覺得又有了力氣,路過一家篾匠鋪,連招牌都是用竹編的。我覺得驚喜,進去轉悠了一圈,拿起這個問店老板多少錢,說沒編完,拿起那個又問他,說不賣。我無奈地問,你們這家店不是做買賣的?他說,我們只接受批量訂單,今年的錢已經賺完了。我驚詫,還有人嫌錢多的嗎?一個兩個也是賣嘛。他咬著一根棒棒糖,一臉無辜的看著我說,那樣我會很累哎。
我轉過身,看見墻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牌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我轉身剛要走,他說,姑娘,你問了這么多,我請你喝杯茶。于是請我在屋子里的全木茶臺邊坐下,紫砂壺里正泡著他說的“東方美人”,香氣撲鼻。我在茶香的氤氳里,看著木窗楞外陰郁的天空,似乎要落下雨來,但終究沒有。大概他每天過的,就是這樣的生活吧。這里,一切都很慢。
才兩杯茶下肚,我想起還有車要趕,起身告別。他并不挽留,只在我出門前,輕輕說了一句:現在的年輕人,總是很急。
聲音很輕,像是只說給自己聽。
臨出村口前,看見有幾處人家正在施工,老宅早不見蹤影,只剩下基座,與一排排新的可疑的木樁。我沒再惋惜,覺得正常。再過幾年,這里將會有更多的客棧,飯店,酒吧,以及一切我沒法想到的娛樂場所。這個世界,是會越來越急的。
那么我只在腦子里留下今日所見的前童也就罷了。若干年后,一定會回味起來,卻也許不會再來了。
讓我用余生與你告別。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原作者。請別改動原文,謝謝。